С.А.葉賽甯

  蘇聯俄羅斯詩人。生於梁贊州康斯坦丁諾沃村(現名葉賽寧諾村)一農民傢庭。教會師範學校畢業後,在莫斯科當店員和印刷廠校對員。1916年在白俄軍隊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後離開軍隊,加入左翼社會革命黨人的戰鬥隊。對於十十月革命,他表示歡迎。第一本詩集《掃墓日》於1916年出版,其中有優美的風景詩,也有帶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詩。十月革命後曾創作過歌頌革命與革命領袖的詩篇,如《同志》(1917)、《宇宙的鼓手》(1918)、《列寧》(1924)、《大地的船長》(1925)等。他曾受到頹廢文人的包圍,迷戀過形式主義,一度成為意象派詩人。組詩《小酒館的莫斯科》(1921~1924)以莫斯科小酒館為題材,美化流浪者與無賴漢的頹廢情緒。1924至1925年是他創作上新的高潮時期。詩集《俄羅斯與革命》(1925)和《蘇維埃俄羅斯》(1925)滲透著歌頌革命與共產主義建設的思想。長詩《安娜·斯涅金娜》(1925)描寫瞭農村革命的廣闊圖景,塑造瞭建設新生活的戰士的鮮明形象。他的抒情詩感情真摯,格調清新,並擅長描繪農村大自然景色。葉賽寧的世界觀是矛盾的。他未能從根本上瞭解革命和蘇維埃制度,期望於革命的是建立烏托邦式的“農民的天堂”。他歌頌革命,卻沒有投身於革命的決心;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在個人生活中又常常受感情的盲目驅使而不能自拔。最後在精神憂鬱、感情極度矛盾下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