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文藝學傢。1924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社會科學系。1920至1921年任《少年真理報》編輯,1926至1929年任《青年近衛軍》編輯。1927年加入共產黨。從1928年起為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傢聯合會(“拉普”)書記之一。後來擔任《紅色處女地》主編(1932~1938)和《文學報》主編(1946~1950)。在“拉普”時期提出過一些錯誤的文學觀點(如“活人論”)。“拉普”解散後從事作傢研究,寫有關於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等蘇聯作傢的研究文章,並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義現實主義理論問題的討論。40至60年代轉而研究19世紀俄國文學,寫有專著《契訶夫》(1949年修改,獲1950年度斯大林獎金)、《果戈理》(1953)、《陀思妥耶夫斯基》(1956)、《藝術傢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1961)和《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1963)等。他的論著的特點是觀點新穎,與現實生活結合得比較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