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井荷風

  日本小說傢。生於東京,曾在外國語學校學習。1902年以受左拉影響的中篇小說《地獄之花》聞名。次年赴美國留學。1907年去法國,在銀行任職,寫瞭以國外見聞為題材的《美國故事》(1908)和《法國故事》(1909)。19552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勛章。1954年被推選為藝術院會員。

  荷風在短篇小說《監獄的背後》、《狐》(1909)和中篇小說《冷笑》(1910)中,對明治末期的人情世態予以嘲諷。“大逆事件”後,對社會批判的文學作品已不多見,他在短篇小說《焰火》(1919)中曾回顧“大逆事件”給他的打擊。他對人生抱消極態度,對現實社會不滿,卻又沒有叛逆的勇氣,隻好追懷過去,最後轉向享樂。他的創作開創瞭日本的唯美派文學。中篇小說《掰腕子》(1917)、《五葉箬》(1918)等,在反映妓館生活的同時,給讀者展示瞭一幅幅充滿江戶情趣的風俗畫。在中篇小說《梅雨前後》(1931)、長篇小說《傊東綺譚》(1937)中,以同情和憐憫的筆調描寫娼妓和女招待的遭遇。這些作品都充滿瞭享樂主義的色彩。

  荷風文筆圓熟,作品流露著纏綿悱惻的情調和色情趣味,在社會上引起一股享樂主義潮流。此外還有《大窪通迅》(1913)、《斷腸亭雜稿》(1918)、《荷風隨筆》(1927)等隨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