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傢、史學傢、文學評論傢。一譯丹納。生於阿登省。自幼聰穎好學,最初專攻哲學,後改向文學評論方面發展。1853年通過博士論文《論拉封丹的寓言詩》,1860年作為專著出版,改名《拉封丹及其寓言》。他的關於文學評論的基本原則,系統地表述在他的多卷本《英國文學史》(1863~1869)的《導論》中。他認為文學作品的產生受下列3個條件的制約:種族、環境與時代。泰納不但運用上述理論來研究文學史,而且也把這些原則應用在藝術史、哲學史等方面。泰納的文學理論是受孔德實實證主義哲學的影響而形成的。

  泰納曾對藝術史的研究發生興趣,陸續發表瞭研究希臘、意大利和荷蘭等國藝術的著作。這些著作後編為《藝術哲學》出版。

  泰納在1870年發表的《論智慧》,是他長期研究哲學的成果。在這部著作中,他致力於闡明人的智力活動是生理活動的結果。

  1870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拿破侖第三全軍覆沒,普魯士軍隊入侵法國,法國人民遭受慘重的災難。為瞭探索法國之所以“衰落”的原因,他寫瞭一部多卷本的《當代法國的起源》。在這部史學著作中,泰納把法國遭受浩劫的原因歸結為政治上不斷的動蕩不寧。他的意思主要是指人民的革命運動。他的史學觀點後來被20世紀初期的保守派作傢保爾·佈爾熱和莫裡斯·巴雷斯等人所利用。

  泰納的其他文史論文編為《歷史與批評文集》(1858)和《歷史與批評新集》(1865)出版。

  在法國的文學評論領域內,泰納是企圖用“科學”觀點建立系統的理論基礎的第一人。但是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並不是單純地由於他的理論體系,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由於他的文筆。他的評論文章突出的優點是條理清楚,深入淺出,明凈流暢。

  泰納的《藝術哲學》已有中譯本。

  

參考書目

 Laborde-Milaa,H. Taine,essai d'une biographie intellectuelle, Paris,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