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傢、詩人。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知巴東縣。真宗時,曾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德元年(1004),遼軍大舉侵宋,寇準力主抵抗,並促使真宗渡河親征,起瞭穩定局勢的作用。不久,被大臣王欽若排擠罷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萊國公。後又因大臣丁謂等陷害遭貶,遠徙道州、雷州。仁宗天聖元年病死於雷州。諡號忠湣。

  寇準與宋初山林詩人潘閬、魏野、“九僧”等為友,詩風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律如《冬夜旅思》之類,情思淒婉,很有賈島詩的風味。與寇準同時的范雍為他的詩集作序,說他“平昔酷愛”王維與韋應物的詩。他的一些詩確實也受瞭他們的影響。他的七言絕句意新語工,最有韻味,如“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書河上亭壁》),“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夏日》)等,情景交融,清麗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詞傢,但偶有所作,也頗可讀。《全宋詞》共輯其詞4首。

  現存《寇萊公集》7卷,有《兩宋名賢小集》本,《寇忠愍公詩集》3卷,宋知河陽軍范雍初刻、有序,清代有聖香樓刊本及辨義堂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