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哈·侯賽因

  埃及作傢、文藝批評傢、學者。生於上埃及馬加加農村。傢境貧困,3歲時雙目失明。13歲赴開羅,入愛資哈爾大學接受伊斯蘭傳統文化教育。1908年入埃及大學,學習歷史、文學和外語。1914年畢業,獲埃及第一個博士學位。不久久赴法國留學,先後在蒙彼利埃大學和巴黎索爾本學院研讀希臘羅馬歷史、哲學、語言和文學,兼攻歐洲特別是法國近現代文學。1918年獲巴黎大學博士學位。1919年回國,任埃及大學教授。自1928年起數度任文學院院長。40年代至50年代初擔任教育部藝術顧問、亞歷山大大學校長、教育部長。1956年被選為埃及作傢協會首任主席,並任埃及政府關註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最高委員會主席。1959年獲國傢文學表彰獎。1964年擔任阿拉伯語言學會會長。

  塔哈·侯賽因在大學時期就開始瞭文學創作活動,兩篇博士論文《紀念阿佈·阿拉》(1914)和《伊本·赫勒敦及其社會哲學》(1918),奠定瞭他在文壇的地位。20年代前後,他主要從事教學及歐洲文學特別是希臘和法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並不斷發表文學評論和文學史研究文章。1926年發表《論賈希利葉(蒙昧)時代的詩歌》,根據歐洲人文主義者的理性主義、思想自由和大膽懷疑等原則,對伊斯蘭教出現前的阿拉伯詩歌進行考證和分析,受到保守派的圍攻,書一度被查禁。此後他出版瞭《星期三談話》(1925~1926)、《哈菲茲與邵基》(1933)、《談詩和散文》(1936)、《關於我們的現代文學》(1958)等論著。這些著作肯定瞭阿拉伯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強調向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學習的必要性,註意通過生活和社會環境的分析來研究作傢和作品,主張以理智和邏輯來代替傳統的偏見。

  自傳體作品《日子》是他的代表作,共3卷,先後發表於1929、1939和1962年。這部作品的語言和風格被認為是當代阿拉伯散文文學的典范。

  他的中、長篇小說比較重要的有:《鷸鳥的喚聲》(1934)、《一個文人》(1935)、《苦難樹》(1944)等。短篇小說集有《大地受難者》(1948),反映瞭埃及勞動者的苦難。宗教歷史小說有《先知外傳》(3卷,1929,1942,1943)、《真實的諾言》(1948)等。50年代還寫出一批伊斯蘭歷史人物傳記,試圖在伊斯蘭聖哲身上和教義中發現“社會主義因素”。此外還有散文通訊集《來自遠方》、《巴黎之聲》等。

《日子》封面

  塔哈·侯賽因對當代埃及文學和阿拉伯文學影響巨大,被譽為“阿拉伯文學泰鬥”。他的作品,特別是《日子》,已被譯成世界多種文字,也已有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