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索伊默

  德國作傢、政論傢、詩人。生於魏森費爾斯附近波塞爾納村一窮苦農民傢庭。13歲喪父,由地主貴族資助就學於拉丁文中學。17歲入萊比錫大學,被指定攻讀神學。但他自願聽歷史、哲學和古典文學課。1781年離開萊比錫,在去巴黎黎途中落入黑森征兵者的手中,被賣到美國作戰。1783年返回祖國後,又被普魯士征兵者拿獲。1787年始獲準脫離軍隊。隨後在萊比錫工作,並進修法律和語言文學。曾在華沙任私人秘書,在萊比錫任校對工作。1801年徒步去意大利旅行,最後到達西西裡島的錫臘庫紮。次年經巴黎返回萊比錫。1805年去俄國、芬蘭和瑞典旅行。1808年後貧病交迫,不久逝世。

  索伊默聞名於當時的著作是書信體遊記《漫步去錫臘庫紮》,記述瞭他在意大利的所見所聞。那時正值拿破侖打敗瞭奧地利軍隊之後,意大利滿目瘡痍,民不聊生,土地荒蕪,而貴族和僧侶卻過著豪華生活。在《我的1805年之夏》中,他描述瞭俄國的農奴制社會的黑暗,以及法軍對德國的侵占。作品在德國南方(法占區)、奧地利和俄國被禁止流傳。1806至1807年寫的評論社會、宗教和哲學問題的警句集《偽經書》和用拉丁文寫的《普盧塔克序言》也被禁止刊行。

  索伊默從1781年被販賣到美洲直到去世,所經歷的30年是歐洲最動蕩不安的革命大變動時期。他認為封建特權制度是德國人民和德意志民族災難的根源。他寫過一些反映現實的詩,如著名的《野蠻人》,但他主要是作為政論傢和當代史實的記錄者而為後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