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7至6世紀的希臘抒情詩人,獨唱詩歌最突出的代表。他生於累斯博斯島米蒂利尼城的一個貴族傢庭,曾積極從事反對平民階層的政治活動,參加過與雅典人爭奪小亞細亞沿海城市西革昂的戰爭,後因與當權者不和,離開累斯博斯,遊歷埃及、巴比倫等地,直到那個當權者下臺後,他才返回故鄉。他的作品有琴歌、頌歌、飲酒歌、情歌等。亞歷山大城的學者曾根據主題把他的作品編為10卷,但傳到今天的隻有殘篇片斷。斯特拉博曾提到他的一首《暴動歌》,他在詩中維護貴族的利益,攻擊累斯博斯平民階層的的代表,呼籲與當時的僭主作鬥爭,公開贊揚謀反者準備武器。貴族階層的沒落使他失去瞭對前途的信心,因此他把城邦比作一艘任風擺佈的海船。他借酒澆愁,把酒看成醫治各種痛苦的藥方,“哪兒有酒,那兒就有真理”。他在一個殘篇中,隱隱約約地承認瞭對女詩人薩福的愛情。古代評論傢認為他的詩豪壯有力,簡潔和諧。他寫詩使用各種各樣的格律,所謂“阿爾凱奧斯詩體”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詩體曾被羅馬詩人采用,對後來歐洲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