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位於歐洲中部,古代時維斯瓦河和奧得河上遊已存在著名的盧日文化,有不少藝術方面的遺物,如刻畫有人面孔的屍灰甕。966年基督教傳入後,教會建築得到發展。早期圓頂式建築很有特色,如斯切爾諾的聖普羅科普圓頂教堂(12世紀)。12~13世紀是羅馬式時期,著名的羅馬式建築物有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12世紀,克羅姆舍伏茨)。雕塑方面以格涅茲諾教堂的青銅門浮雕為代表(12世紀)。從13世紀中葉起,開始向哥特式風格過渡。克拉科夫成為哥特式藝術中心,著名的哥特式建築物很多,,如克拉科夫城堡(15世紀末)、克拉科夫的聖十字架禮拜堂、聖母禮拜堂(14世紀)、格但斯克的聖母禮拜堂(14~15世紀)等。其中克拉科夫的聖母禮拜堂最為馳名,有一對美麗的雙塔,整體十分諧調,美觀典雅。當時,教堂建築物上雕塑不多。有些雕塑多用於裝飾陵墓,例如在伏·雅蓋隆的陵墓上可以看到一系列高浮雕人像,這些雕像形象生動,流露出世俗的情感。在中世紀,波蘭的壁畫和細密畫也有瞭一定的發展。

瓦維爾王宮內院

  15世紀下半葉開始瞭文藝復興時代。它分為兩個階段:15世紀下半葉為早期,15世紀與16世紀之交為盛期。克拉科夫的瓦維爾王宮(1516~1536)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座重要建築物。它外表莊嚴、雄偉,內部華麗,院內有輕巧的連環拱廊,在使節大廳裡有鑲有彩色木雕的天花板,上面有194個木雕頭像。此外,較有名氣的建築物還有齊格蒙特王禮拜堂(1519~1533)等。文藝復興時代最著名的雕刻傢W.斯特沃什原籍德國,後遷居波蘭,住瞭近30年。他最出色的作品是《聖母禮拜堂祭壇彩色木雕》(1477~1489)。這些雕像活潑生動,帶有世俗情趣和人文主義思想的色彩。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同樣出現瞭世俗化的傾向,畫風具有北歐藝術寫實的特點,當時最為著名的是克拉科夫畫派的畫傢。他們的作品,人物形象生動質樸,常在人物的背後襯托著典型的波蘭風景。

  17~18世紀是一個動蕩時期。在藝術上,波蘭受巴洛克和羅可可的影響。繪畫方面,肖像畫比較突出,當時著名的肖像畫傢如J.A.特雷特科、A.庫哈爾斯基、K.沃伊尼亞科夫斯基等人。18世紀末19世紀初興起新古典主義,有兩位畫傢兼藝術教育傢F.斯穆格萊維奇和J.諾爾佈林為培養新一代畫傢作出貢獻。

瓦維爾教堂祭壇畫《下十字架》(局部)

  19世紀上半期浪漫主義美術的主要代表是P.米哈沃夫斯基。他的軍事題材畫、肖像畫洋溢著愛國的激情,表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傾向。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和農奴制的解體,藝術傢們把目光投向生活的底層,把藝術與時代和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F.皮瓦爾斯基的《華沙附近小酒店》和F.彭恰爾斯基的《賭徒》等都是一些真實反映現實生活的優秀風俗畫。在這個時期,描繪具有先進思想人物的肖像畫也很發達,這方面的作品如:W.萬科維奇的《密茨凱維奇肖像》,在當時頗為著名。

  1863年,在波蘭掀起瞭民族大起義,起義雖然失敗瞭,但它對文學藝術很有影響。這時,宣揚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畫、肖像畫和揭露黑暗現實的風俗畫得到瞭進一步的發展。19世紀下半期的著名畫傢有H.羅達科夫斯基、蓋雷姆斯基弟兄、J.馬泰伊科。馬泰伊科的藝術有著鮮明的時代和民族的特色。

  1918年,波蘭獨立。20世紀初,波蘭美術受西方的影響,流派紛呈。屬於印象主義的畫傢有W.波德科溫斯基、L.維埃祖科夫斯基、J.斯坦尼斯瓦夫斯基等人。象征主義最主要的代表是S.維斯皮安斯基。野獸主義的代表是:E.埃比什、J.齊比斯等人。W.斯科齊拉斯被認為是原始派畫傢,他的作品帶有稚拙味和民間藝術的影響。畫傢S.倫奇是現實主義藝術的代表,他把自己的藝術與日益高漲的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代表作有《1905年的罷工工人》、《老水手》等。

  20世紀40年代末,西方現代派的影響還是相當強的,不過,也有不少老藝術傢堅持瞭現實主義道路。F.科瓦爾斯基完成瞭3套組畫,在他的《無產者》(1948)一畫中生動地描繪瞭工人運動領袖們的形象。老畫傢W.維斯在《宣言》中也成功地刻畫瞭現代工人階級的形象。版畫傢界著名代表人物是T.庫利塞維奇。戰後,波蘭的大型雕塑很出色,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是K.杜尼科夫斯基。中年一代雕塑傢行列中,以G.澤姆拉最為馳名,他創作的《西裡西亞織工起義紀念碑》(1967)氣魄宏大,構圖新穎,富有動態與節奏感。

科瓦爾斯基:《無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