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施托姆

  德國小說傢、詩人。全名漢斯·臺奧多爾·沃爾特森-施托姆。1817年9月14日生於當時處於丹麥統治下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瀕臨北海的小城胡蘇姆。祖上世代務農,父親是律師。1837年進入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回故鄉開設設律師事務所,同時開始搜集整理傢鄉的民歌、格言、傳說和童話,並創作瞭一些帶有田園牧歌情調的抒情詩。1848年發表第一篇小說《瑪爾特和她的表》。對於1848年席卷德國和全歐的資產階級革命持旁觀態度,但關註同年爆發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人民反抗丹麥統治的鬥爭。這個時期他也突破瞭個人和傢庭的狹小圈子,創作瞭一些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作品。如抒情詩《1848年復活節》、《在1850年秋天》和《離別》(1853),短篇小說《一片綠葉》(1853)等。1850年發表的中篇小說《茵夢湖》,為施托姆贏得瞭小說傢的聲譽。

  1853年,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人民起義失敗,施托姆被丹麥統治者取消律師資格,不得不離開故鄉。先在波茨坦當瞭3年法院義務推事,全靠父親資助和自己寫作的報酬維持全傢生活。1856年遷居海利根施塔特,獲得縣法官的職務。施托姆在普魯士整整過瞭10年流亡生活,對容克貴族統治下的黑暗腐朽的社會有深刻認識,創作中明顯地增加瞭現實主義因素。這期間,結識著名作傢艾興多爾夫、默裡克、馮塔納和海澤等,並寫出瞭中篇小說《在大學裡》(1863)等作品。

《詩集》扉頁

  1864年,丹麥人被逐走,施托姆回到故鄉,任行政長官。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並入普魯士後,他改任胡蘇姆法院的法官。施托姆具有地方民主主義思想,認為“貴族(與教會一樣)是民族血管裡的毒素”,對“無恥的容克統治”和“俾斯麥的強盜政策”極其不滿。他逐漸退出政治生活,1880年移居哈德馬爾申村,潛心從事寫作。1888年7月4日逝世。

《茵夢湖》插圖

  施托姆以寫抒情詩開始文學創作。第一部《詩集》於1853年出版。他的詩歌大多描寫寧靜和諧的傢庭生活(如《夜鶯》、《安慰》、《闔上我的雙眼》),歌頌故鄉美好的大自然(《在一旁》、《海岸》、《十月歌》、《越過荒原》)。他的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說方面。1847至1888年間,共創作58篇中、短篇小說。

  《茵夢湖》描寫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萊茵哈特和伊麗莎白青梅竹馬,從小相愛;伊麗莎白的母親卻把女兒嫁給瞭傢境富裕的埃利希。男女主人公因此抱恨終生,卻逆來順受,絲毫未作反抗。對於1848年前後封建勢力仍然十分強大的德國社會和軟弱無力的資產階級來說,這部小說中所描寫的環境和人物,都具有相當大的典型意義。

  《在大學裡》的主人公羅蕾·波拉嘉是一個出身寒微而有志氣的姑娘,相信自己具有要求平等和發展才能的權利。但在她所生活的等級觀念濃厚的社會裡,小市民們給她以冷遇,大學生中的容克子弟把她視作尋歡作樂的對象,使她在精神經受嚴重的折磨後死去。小說對腐朽落後的德國現實進行瞭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淹死的人》(1877)通過兩代人的悲劇的描寫,對殘暴荒淫的容克貴族和虛偽冷酷的反動教會進行瞭有力的鞭笞。《白馬騎士》(1888)塑造瞭一個有能力、有抱負,但脫離群眾的孤軍奮鬥的英雄形象。

  施托姆的作品還有《木偶戲演員保羅》(1874)、《漢斯·基爾希和海因茨·基爾希》(1886)以及《雙影人》(1886)等中、短篇小說。

《木偶戲演員保羅》插圖

  施托姆的小說創作反映瞭1845年革命失敗後德國的社會生活,並對這種社會現實表示不滿和抗議。但由於受到傢庭出身和偏僻小城市的生活環境的限制,他的作品大多描寫戀愛、婚姻和傢庭生活,流露出纏綿悱惻的感情。

  施托姆善於用自然景物烘托氣氛,用花木禽鳥作為思想情感的象征,使作品中充滿瞭濃鬱的詩意。作品中常穿插北德的民歌、民謠和民間傳說,富於鄉土氣息。他運用回憶、倒敘和故事套故事等方法,使情節緊湊集中,富於戲劇性。他的主要傾向為現實主義,同時具有濃厚的浪漫情趣。他的詩格調清新,感情真摯,意境優美,語言富於音樂性。

施托姆在胡蘇姆的出生地

  《茵夢湖》有多種中譯本,其中有郭沫若和巴金的譯本。他的《白馬騎士》、《在大學裡》、《雙影人》和《在聖喬治養老院裡》等,在中國都早有譯本。

  

參考書目

 H. Vinçon, Theodor Storm in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 Reinbek,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