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普伊曼諾娃

  捷克女作傢、詩人。生於佈拉格一個知識份子傢庭。父親是大學教授。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優裕的傢庭環境和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把她同大部分兒童隔離開來,使她感到離群索居的孤獨。她的第1部作品《在翼下》(1917),就是是描寫她童年時代田園詩一般悠閑、舒適的生活,但她幼小的心靈卻渴望做一個普通人。這是她以後在創作中反復描寫的題材。

  30年代初,在尤利烏斯·伏契克的影響下,普伊曼諾娃到重要工業區廣泛接觸工人生活,並參加波希米亞北部的大罷工。1932年,她隨工人代表團到蘇聯參觀訪問。這些活動使她的世界觀有瞭根本改變,創作進入新的階段。

  1937年,她的代表作長篇三部曲的第1部《十字路口的人們》問世。這部小說標志著作者在政治和藝術上的成熟,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共和國時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描寫青年工人安德烈的覺醒,寫資本傢的偽善和統治階級對人民的鎮壓。第2部《玩火》(1946)和第3 部《生與死的搏鬥》(1952),都以反對法西斯侵略為主題,反映廣大人民在各個戰場上同敵人進行的殊死的鬥爭。三部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先進知識分子的革命活動。第1部和第2部中的加姆薩律師與第3部中的海倫娜醫生是作者塑造的革命知識分子的典型。

  普伊曼諾娃的重要作品,還有抨擊資產階級習俗和道德的長篇小說《黑格爾大夫的女病人》(1931),描寫兒童及青少年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動的小說《預感》(1942)和《曙光》(1949),以及詩集《愛的自白》(1949)、《千百萬隻鴿子》(1950)等。普伊曼諾娃曾於1953年到中國訪問,回國後寫瞭詩集《中國的微笑》(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