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作傢、詩人。生於白俄羅斯的明斯克。年輕時參加左翼青年運動,曾被薩納奇亞政府審訊。早期發表的詩集《昨日返回》(1935)、《森林之路》(1937),表現瞭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聯參加波蘭第一軍團,為祖國的獨立而戰鬥。戰後曾任波蘭議會議員、駐瑞士和法國大使、作協總書記等職。主要作品有詩集《戰爭和春天》(1944)、短篇小說集《神聖的槍彈》(1946)和長篇小說《九月》(1952),反映1939年德國法西斯侵佔波蘭以及波蘭人民的反抗。。長篇小說《現實》(1947)寫波蘭戰前的社會生活;長篇小說《十字路口》(1954)描寫波蘭戰後初期國內的階級鬥爭。長篇小說《前夫之子》(1963)、《不忠實的人們》(1967)、《博烏迪納》(1969)和短篇小說集《空眼睛》(1967)等,反映波蘭50年代國內的政治生活情況。此外,還著有回憶錄、報告文學、小品和政論等。普特拉門特50年代到過中國,發表瞭報告文學集《中國紀事》(1952)和《中文》(1961)。他於1964年獲國傢文學獎金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