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立陶宛女詩人。農民傢庭出身。大學畢業後,當過中學教師。1923年開始發表作品。1927年第一本詩集《清晨》出版,以富有浪漫色彩的民歌體的抒情詩成名。1931年接近立陶宛反法西斯作傢團體“第三戰線”。詩集《沙地上的足跡》(1931)和《在碎裂的冰塊上》(1935)等反映現實生活,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立陶宛建立蘇維埃政權後,她寫成歌頌列寧的長詩《佈爾什維克的道路》(1943)、《心啊,歌唱生活吧!》(1943)和《夜鶯不能不歌唱》(1945)等詩集和讚頌頌立陶宛女遊擊隊員的長詩《瑪麗亞·梅爾尼卡伊泰》(1944)。在她的詩歌作品中,充滿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1945年逝世後,被追授立陶宛“人民詩人”稱號,並以詩集《我的故鄉》獲1947年度斯大林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