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聶姆曹娃

  捷克女作傢。生於維也納。在她年幼時,全傢移居捷克斯卡利采城附近的農村,在那裏度過瞭童年。她靠刻苦自修獲得豐富的知識。17歲時嫁給瞭一個比她大15歲的男人。由於丈夫職業變動頻繁,她隨之輾轉各地,生活極不安定。這使她有有機會接觸城鄉勞動人民,瞭解社會各階層生活狀況。1842年,她遷居佈拉格,積極參加愛國活動。1845年移居多馬日利策,和社會下層有瞭更多的接觸。她參加捷克進步組織“捷克摩拉維亞兄弟會”。當捷克愛國詩人哈夫利切克去世時,她不顧警察的禁令,向詩人獻上荊棘花冠。由於受到奧匈帝國和捷克反動當局的監視,被迫在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一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她於19世紀40年代初開始創作。曾收集大量民間傳說,編寫瞭《民族傳奇和故事集》(7卷,1845~1847)和《斯洛伐克童話和故事》(10卷,1857~1858)。她的中短篇小說如《山村》(1856)、《莊園內外》(1857)、《貧窮的人們》(1857)、《好人》(1858)以及《野姑娘芭拉》(1856)等,寫貧苦農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階級矛盾。作者把窮人看成是捷克民族真正的代表,贊頌他們高貴的品德。在《莊園內外》中,作者以現實主義筆法,反映瞭社會的階級矛盾和貧富對立。《野姑娘芭拉》是描寫一位智勇雙全的姑娘如何幫助女友擺脫她所厭惡的求婚者的故事。芭拉這個動人的形象,體現瞭捷克勞動人民愛勞動、正直、純樸的優良品質。她最為成功的作品是長篇小說《外祖母》(1855),小說刻劃瞭一個捷克農村普通勞動婦女的形象:正直、樂觀、聰穎,富於風趣,熱愛祖國,同情被壓迫者。小說描繪瞭捷克農村的風貌和自然景色,具有濃鬱的鄉土風味。她刻劃人物和描寫情節十分細膩,準確逼真。她的作品經常采用日常口語,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外祖母》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