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歷史學傢、音樂理論傢、文藝批評傢、政治傢。生於波希米亞的利托米什爾城,父親是教師兼作曲傢。尼耶德利自幼受到良好教育,20餘歲就從事研究工作,特別是在研究胡斯運動的歌曲方面,做出瞭優異成績,在學術界有較高的聲譽。20年代,他任查理大學音樂史教授,創辦《沸騰》雜誌,宣傳無產階級藝術,參加工人的集會和罷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蘇聯,在莫斯科大學任教,是捷克斯洛伐克在國外反法西斯鬥爭的領導人之一。戰後回國,歷任教育、科學和藝術部部長、社會福利部部長、捷克斯洛洛伐克科學院院長、副總理等職。

  尼耶德利的主要貢獻是對捷克民族文化遺產作瞭深入的發掘和研究,在許多著作中闡述瞭捷克文化的進步民主傳統和捷克民族的光榮歷史。他的歷史著作有《捷克民族史》(1949)、《胡斯運動前及胡斯運動時期歌曲史》(1904~1913)、《音樂通史》(1916~1930)等,還有為數眾多的關於音樂、戲劇、文學、美學等方面的評論和專論,其中以論述著名作曲傢斯美塔納和歷史小說傢伊拉塞克的多卷集專論最為著名。1945年以後,他發表瞭一系列論述捷克文學中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章和講話,著名的有《論真實的和不真實的現實主義》(1948)。他的大部分文學論文收在《論文學》(1953)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