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尼拉臘

  印度印地語詩人。出生於孟加拉邦,祖籍是北方邦農村。曾參加編輯《聯繫》、《狂人》和《甘霖》等雜誌的工作,還編選過《恒河叢書》。他自幼追求自由的理想,反對舊傳統的束縛。他渴望國傢獨立和民族復興,嚮往革命。他一生與貧困困作鬥爭,與社會上的保守勢力作鬥爭,在詩歌領域內為自由體的新詩而鬥爭,被認為是“叛逆詩人”和“革命詩人”。

  他是“陰影主義”(即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之一,青年時代開始寫作,受泰戈爾的影響,寫過10多部詩集和長詩。詩集《芳香》(1930)是他的成名之作,收自由體詩78首。他的詩打破瞭舊的格律,運用新的音節和韻律,因而遭到反對和攻擊。有的詩描寫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如《致葉木納河》、《春風》等。有幾首《雲之歌》,對雲彩寄托瞭種種幻想。有的詩象征革命的暴風雨即將來臨。有的詩號召人們反對外國的統治,反映瞭愛國主義思想,如《再一次覺醒吧》、《西瓦吉的信》等。還有的詩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也有的詩反映瞭詩人本身的苦悶和彷徨。詩集《無名指》(1938)是他的代表作,收入56首詩。他創作這些詩時深受當時進步思潮的影響,較多地反映瞭社會現實,發展瞭《芳香》的一些積極的主題,如反映愛國主義精神的《德裡》和《廢墟》,描寫雷電以象征革命的《激情》,對窮人表示同情的《敲石頭》,要求沖破牢籠的《解放》,抨擊上層社會的《施舍》等。長詩《蘑菇》(1942)以外來的玫瑰花和土生土長的蘑菇作喻,表達瞭詩人熱愛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發表後曾引起熱烈的爭論。詩集《新葉》(1946)中的題材更多地取自現實社會,有的詩直接描寫瞭地主的勒索以及農民和地主之間的鬥爭,諷刺瞭作威作福的官吏。此外,他還寫瞭不少小說。中篇小說《牧羊人比勒蘇爾》(1944)寫窮苦的牧羊人的生活。短篇小說集《皮匠傑杜利》(1945)中有幾篇優秀的作品,如《女神》、《正義》和《皮匠傑杜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