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群的主要組成部分。

  概況 莫高窟開鑿在今甘肅省敦煌市區東南25公裡鳴沙山東麓的玉門系礫巖的斷面上。隋代第423窟龕下有墨書發願文,其中有“漠高窟”3字,這是關於莫高窟名稱最早的記載。武周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中則稱“莫高窟”,此後沿用至今。

莫高窟外景

  莫高窟的創建年代有3種說法:①《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上說:“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於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這裡明確指出,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②伯希和3720號卷子抄本及第156窟晚唐人墨書《莫高窟記》裡記載:“右在州東南二十五裡三危山上,秦建元之世,有沙門樂僔,杖錫西遊至此,遍(遙)禮其山,見金光如千佛之狀,遂架空鐫巖大造龕像。”這裡隻說建元之世(365~371)而無確鑿年代。③伯希和2691號殘卷《沙州土鏡》卷首記莫高窟創建事:“從永和八年癸醜歲創建窟,至今大漢乾祐二年(949)己酉歲,笇得五百九十六年記”。此三說均為後代追記,其間相差13年,由於後兩者為五代抄本,出現更晚,前者時間較早且為建窟功德碑。原在第332窟的《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立於武周聖歷元年(698),比第3者早瞭251年,故均以此碑所記為準。但現存洞窟最早者,為北涼時代所建。

  莫高窟自樂僔建窟之後,歷代興建不絕,經歷瞭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個朝代。

  據伯希和2551號卷子《李義修佛龕碑文》記載:自前秦建元二年,至大周聖歷元年,已有窟室一千餘龕。經千百年來地震坍塌和人為的毀損,現存洞窟492個。據歷代題記及圖像排比和風格演變規律,洞窟時代可劃分如下:北涼7窟,北魏8窟,西魏10窟,北周15窟,隋80窟,初唐44窟,盛唐80窟,中唐44窟,晚唐60窟,五代32窟,宋34窟,西夏67窟(其中有一批回鶻窟),元10窟。洞窟中保存著大量的建築、彩塑和壁畫,三者互相結合成為一個整體。

  建築 石窟形制主要有3類:①傳自西域的印度僧房式禪窟,洞窟平面呈方形或甬道形,兩側排列2~4個小禪室,無畫,是僧侶靜坐禪修之處,主室有塑像和壁畫供僧侶觀想,如早期的第268、487、285等窟;②塔廟式中心柱窟,洞窟平面呈長方形,前廳有仿殿堂人字坡屋頂,靠後有中心方柱,四面開1~2龕,有的南北壁塑出闕形龕,是西域中心柱與中原殿堂建築相結合的新形式,具有敦煌本土特色,如北魏第257、254、251、240、248諸窟;③覆鬥頂殿堂窟,洞窟平面呈方形覆鬥頂,正壁開龕或三面開龕,窟中有寬敞的活動空間,多為善男信女禮拜祈禱之所。這類洞窟為數極多,貫穿10個朝代,主要的有第272、296、220、217、139、156、61、55、465等窟。此外,還有大佛窟、涅槃窟等特殊形式,隨著時代的演變洞窟形制不斷地中國化。

  莫高窟在古代有許多木構建築,如《敦煌錄》所謂“其小龕無數,悉有虛欄通達”,《翟傢碑》所謂“登道遐聯,雲樓架回,崢嶸翠閣,張鷹翼而騰飛”等,由此可以想像當年雄偉壯麗的景觀。現在隻留存5座唐宋窟簷,如第427、437窟據窟簷題梁為宋乾德八年(970),歸義軍節度使西平王曹元忠所建; 第431窟據窟簷題梁為太平興國五年(980)曹延祿創建;446窟窟簷建造於宋開寶九年(976),窟簷保存完好,它的梁柱鬥拱、門窗欄楯,都保存著唐代建築的遺風。

  壁畫中所描繪的建築,內容更為豐富。有以“極樂世界”形式出現的大量宮殿樓閣,還有寺院壇塔、城池關隘、宅院草廬、梯架橋梁等。白壁丹楹,雕梁畫棟,結構真實,描繪精細,與窟簷和石窟結合起來,便是一部自成體系的建築資料史。

  彩塑 莫高窟屬於玉門系礫巖,不能雕刻,所以石窟裡的主體是彩塑。現存彩塑包括圓雕、浮雕、影塑等形式,共3000餘身,高度從10餘厘米至30米,均為石胎或木芯。其中基本完好的1400餘身,其餘多為後代重塑或妝鑾,有的已失原貌。莫高窟的彩塑可分為3個時期:

  發展期 包括北涼、北魏、西魏、北周4個朝代。主要內容有彌勒像、釋迦多寶並坐像、說法像、禪定像、思維像以及表現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的苦修、降魔、成道、說法等像。佛像一般都有侍從菩薩組成一佛二菩薩的形式,早期多以彌勒(菩薩或佛像)為主像,以圓雕表現,主要侍從菩薩和弟子,頭為圓雕,身軀為浮雕,飛天、千佛則為拓模影塑。其餘聖眾以壁畫形式表現,互相配合,形成和諧的整體。早期影塑有2種風格:①西域式,圓臉、直鼻、體壯,半裸披巾,衣紋密集,有犍陀羅遺風;②中原式,面貌清秀,褒衣博帶,大冠高履,風流瀟灑,儼然南朝士大夫風貌,這是北魏孝文帝改制實行漢化後,流行於北方的新風格。

  極盛期 包括隋唐兩個朝代。隋唐時代多為圓雕,一般均在正壁大龕中或中心佛床上列置群像,少則3身,多至11身,內容有三世佛、三身佛、七世佛、彌勒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觀音、勢至、阿難、迦葉、四大天王、金剛力士、供養菩薩及高僧像等,特別是第96窟初唐的北大像、第130窟盛唐的南大像以及第15窟中唐的大型涅槃像,為中國巨型彩塑像遺存之最完美者。

  隋唐彩塑逐漸趨於寫實,面相豐滿,比例適度,姿態優美,神情莊靜,表現瞭各自不同的“情性笑言之姿”。佛像的莊嚴仁慈,天王的威武睿智,金剛力士的勇猛有力,迦葉的沉著老練,阿難的聰俊智慧,菩薩的溫柔嫻雅,各有不同的神情風采。菩薩形象明顯地開始女性化和進一步世俗化。

延緩194窟彩塑

  衰落期 包括五代、宋、西夏、元等4個朝代。此時瓜沙曹氏畫院集中瞭一批打窟人、畫匠和塑匠,專門從事開窟造像。但現存完好塑像不多,成鋪群像較完整者有第261(五代)、55(宋)等窟,造型仍保存晚唐遺制,藝術風格也承襲唐代餘風。

  壁畫 其年代分期基本同於雕塑,可分為早、中、晚3個時期。其內容大體可分為7類:

  佛像 主要為各種佛像和說法圖。佛像有釋迦牟尼像、彌勒像、阿彌陀佛像、釋迦多寶並坐像,還有三世佛、七世佛、賢劫千佛等。早期說法圖以佛為主體,包括佛弟子、天龍八部:即天王、龍王、藥叉、乾闥婆(飛天)、阿修羅(非天)、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摩睺羅迦(蟒神)等神眾的巨大場面。隋唐以後,除說法圖外,分化出許多單獨的佛、菩薩像,如藥師佛、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等。晚期則多菩薩行列及密宗圖像,如千手千眼觀音、愛染明王(即歡喜佛)等。

  佛經故事 以《六度集經》、《賢愚經》、《雜寶藏經》等為依據的獨幅畫。這些故事畫又分為3種:①佛傳故事,描寫釋迦牟尼生平事跡。初為組畫形式的片段描寫,如: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出四門、降魔、說法等。北周時代出現瞭80多個場面的連續畫,五代時形成瞭130多個場面的屏風畫,表現瞭釋迦牟尼乘象入胎、樹下誕生、宮中娛樂、出傢修行、雙林入滅、均分舍利等完整的傳記性連環畫。②本生故事,描寫釋迦牟尼前生善行。早期主要有《屍毗王割肉貿鴿》、《薩埵那舍身飼虎》、《月光王以頭施人》、《九色鹿舍己救人》、《睒摩迦深山孝親》等10餘種20餘幅,均為獨幅畫。晚期內容更為豐富,如修樓婆王施妻、設頭羅健寧王舍身變魚救人、虔阇尼婆梨王身剜千燈、曇摩紺投火自焚等10餘種,多為屏風畫。③因緣故事,描寫與佛有關的度化事跡。早期主要有《須摩提女請佛》、《沙彌守戒自殺》、《五百強盜成佛》、《婆羅門施身聞偈》、《沙門讓食度弊狗》等近10種。晚期有《波斯匿王醜女變美》、《梨耆彌七子娶婦》、《象護乘象入宮赴宴》、《恒加達自投火坑》等10餘種,20餘幅,其中形式優美,情節曲折者頗多。佛經故事畫由於戲劇性的情節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成為敦煌壁畫中最具吸引力的作品。

  傳統神話題材 北魏晚期一些洞窟頂部出現瞭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飛廉、計蒙、雷公、礔電、開明、羽人等新的題材。東王公、西王母,原為氏族社會圖騰形象,以後成瞭道傢的尊神;伏羲、女媧原為創造人類的神,以後成瞭護送死者的日月神。這一類題材的出現,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佛道思想互相結合在壁畫中的反映。

  經變題材 多以一部經為內容所作的巨型結構。這種經變,在莫高窟始於隋,盛於唐,五代、宋、元承其餘緒。隋代已有《維摩詰變》、《藥師凈土變》、《彌勒凈土變》、《法華經變》、《涅槃變》等,但尚未形成固定模式。唐代自武德到天寶百餘年間,出現瞭巨幅的大乘經變這一中國獨創的佛教藝術形式,如《維摩詰變》、《阿彌陀凈土變》、《法華經變》、《藥師凈土變》、《彌勒凈土變》、《觀無量壽佛經變》、《寶雨經變》、《涅槃變》等,每壁一幅,內容佈局與唐代長安、洛陽寺院壁畫一致,完全接受中原佛教藝術的影響。唐代後期,包括吐蕃時期和張議潮時期,宗派林立,顯宗、密宗、頓派、漸派,各種經變,同列一窟。新出現的經變主要有《金光明經變》、《華嚴經變》、《報恩經變》、《天請問經變》、《勞度叉鬥聖變》、《楞伽經變》、《十方凈土變》等,一窟之內經變多至十五六鋪,並已形成固定格式。經變描寫幻想的佛國,表現神秘而歡樂的境界,是中國佛教壁畫的獨創形式。

第103窟壁畫《維摩詰變》

  佛教史跡 以描寫佛教傳播的歷史遺跡和靈應故事為內容。始於唐初,終於西夏。唐初佛教史跡畫主要有《張騫出使西域》、《佛圖澄靈異》、《孫皓迎康僧會》、《東晉高俚得金像》、《隋文帝迎曇延祈雨》及瑞像圖戒律畫等,這類畫既有史實,又有佛徒虛構。吐蕃時期,出現瞭瑞像組畫,一窟之內便有30餘幅之多,如《尼波羅火池》、《阿育王造塔》、《南天竺彌勒白銀像》、《犍陀羅分身像》、《於闐舍利弗毗沙門天王決海》、《聖者劉薩訶》、《張掖郡古月支王瑞像》等。經印度、西域到河西多有聯系,特別是北魏胡僧,劉薩訶遊化河西,傳說頗多,五代時有《劉薩訶事跡變》,純為本土高僧神異事跡。

  五代時,出現瞭巨型的《五臺山圖》和以牛頭山為主體,匯集佛教史跡畫、瑞像圖、高僧故事於一壁的巨型變相。

  供養人 即功德主的肖像。這在西域石窟中頗不多見,而在莫高窟中開始即很流行,一窟之內少者十多人或數十人,多者數百人至千餘人,每像都有題名,如北魏第248窟女供養人行列中,有“信女索金一心供養”。男像,在隋代第281窟中有題為“大都督王文通供養”跪像。第196 窟索勛像的題記為“敕舊歸義軍節度瓜沙伊西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營田等使守定遠將軍檢校吏部尚書兼禦史大夫鉅鹿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實封三百戶賜紫金魚袋上柱國索勛一心供養”。時代越晚,畫像越大,榜題也越復雜。

  畫像中有帝王、官吏、貴族婦女、平民百姓和奴婢的形象,也有鮮卑、回鶻、吐蕃、黨項、蒙古等民族的形象。還有以出行圖形式出現的歷史人物,如張議潮統軍收復河西出行圖、宋國河內郡夫人出行圖、曹議金與回鶻公主出行圖等,這些不僅是肖像畫藝術,也是反映西北地區歷史的形象資料。

  裝飾圖案 主要表現為石窟建築中的藻井、平棊、門楣、人字帔屋頂及地毯、服飾和器物的裝飾。早期多為蓮花、忍冬、雲氣、火焰、旋渦、菱格、龜背、雲龍、對虎、孔雀、駝鳥、鸚鵡以及飛天、伎樂等;中期主要有圓環聯珠、動物卷草、天馬、對鳳、狩獵、獸頭、雙龍、三兔、葡萄、茶花、百花卷草、化生童子等;晚期多為連續圖案,紋樣主要有團花、團龍、團鳳、垂帳、折枝花卉等,各個時期都形成豐富多采的裝飾圖案。

  這些內容豐富的宗教壁畫還直接、間接地反映瞭中國封建社會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的勞動生產和社會生活情景,諸如農耕、收割、狩獵、捕魚、屠宰、打鐵、釀酒、織帛、養馬、營建、酒肆、學堂、練武、趕車、擺渡、遊泳、角力、騎射、宴飲、嫁娶、奏樂、跳舞、百戲、戰爭、審判、坐牢、殺頭、活埋以及胡商往來、帝王出行等。

  敦煌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咽喉之地,莫高窟藝術的發展直接受到西域佛教藝術的影響,間接地受到中亞、南亞、西亞特別是印度和阿富汗佛教藝術的影響,除借鑒佛像的造像格式之外,還吸收瞭人體解剖和明暗暈染等表現技法。總而言之,莫高窟藝術是在中國儒道思想和藝術傳統基礎上,吸收並融合瞭外來的佛教思想和佛教藝術營養,而創造的具有中國氣派、民族風格和本地色彩的佛教藝術。

  

參考書目

 《中國石窟·莫高窟》1~5卷,文物出版社、平凡社,北京、東京,1981~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