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宮廷建築雕刻,是北京故宮內的建築雕刻。自天安門(明稱承天門)的華表,經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三臺玉階石雕,直至後宮禦花園欽安殿的石刻,無論是石雕、琉璃建築雕刻和陳設在宮殿門前的石雕、青銅鑄造或銅鎏金立體獸像,都是這一類雕刻的代表作品。

  明清宮廷建築雕刻多以龍、鳳為主題,但又有它各自的時代特點。如天安門前後的明代白石華表,是以多種雕刻手法雕造的建築裝飾。纏繞在華表柱身的主體龍紋,以壓地隱起的淺浮雕手法雕刻,使華表整整體渾厚挺拔。柱頭橫貫透雕的雲朵,蓮瓣石盤上飾以圓雕的“坐吼”,華麗的八角座圍以雕刻精致的龍紋欄板和飾有圓雕獅子的望柱,都襯托出白石華表特具的素潔華貴之美。禦花園欽安殿殿前鋪地石上的水族畫像、禦路石的主體紋飾龍鳳雕刻及其兩側的踏垛石上的紋樣等都是淺浮雕。欄板雕刻小巧玲瓏的龍紋,用牡丹花襯地,其間雜以菊花、蓮荷、勾蓮和茶花等花樣,邊飾是在二方連續的錦地上雕刻隱起平钑的夔龍。邊飾紋樣說明明清宮廷建築雕刻承襲宋元裝飾紋樣和技法。三大殿的玉階三臺的禦路石主體龍紋是以“剔地起突”的高浮雕表現的,保和殿後最大的艾葉青石禦路石雕,為清代宮廷建築雕刻中的典范作品。石雕露出地面部分長達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雕刻9條巨龍及流雲、海水江涯。巨龍以3組品字形自上而下垂直排列,具有濃重的圖案趣味,正中雕盤曲的蟠龍,兩側為對稱的昇龍,姿態各異,皆作嬉珠的動勢。這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下令鑿去舊有的明代紋飾後重新雕成的。剔地起突的高浮雕巨龍,起伏錯落的流雲、海水江涯,與四周纏枝蕃花的邊飾構成統一完整的雕刻圖案,宛如一塊氣勢雄偉的立體織紋地毯。數以百計的以雲層為襯托的龍、鳳和火珠望柱欄板相組合的三臺玉階,映襯金碧輝煌的雄偉大殿,構成宮廷建築上的統一完美的藝術效果。

  明清兩代琉璃瓦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以往任何朝代,琉璃雕刻也是清代宮廷建築雕刻中的重要作品。乾隆時建造的兩座九龍壁是其中的代表作,一座建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在清宮的西苑(今北海公園),與白塔隔海相望。一座是乾隆三十六年開始改建寧壽宮區時所建,為皇極門前的照壁。傳說都是仿照明洪武(1368~1398)年間山西大同代王(朱元璋第13子朱桂)府前的九龍照壁修建的。壁身上面覆以琉璃屋頂,底座為須彌座,藝術風格上既有相似之處,又有所變化。北海九龍壁全長25.52米,高6.9米,厚1.42米,較代王府前的略小,為兩面起突的高浮雕。皇極門前的九龍照壁為適應門前庭院寬廣的需要,東西加寬,長29米,高僅3.5米。九龍壁全部以彩色琉璃燒制而成,九龍身軀矯健,雄踞正中的巨龍為黃色琉璃,左右各4條遊龍,皆以海水作地,以山石為間隔,龍的色彩姿態各不相同,如騰飛於波濤雲海之間,色彩艷而不俗。由於浮雕的高度不同,整個壁面起伏強烈。這塊以470個雕塑塊拼接的壁面說明燒制技術及建築藝術都有新的發展。這類拼接的建築雕刻,在宮廷建築中極為普遍,如宮殿門前的琉璃花鳥照壁、玻璃花門、花壇以及頂脊上的琉璃吻獸等。這些既是宮廷建築的裝飾雕刻,也是強固建築的構件。

  此外,還有一些陳設在皇城或宮殿門前的建築裝飾圓雕。題材以獅子為最多,故宮後宮有龍、鳳、麒麟、象等;頤和園有銅牛等。雕刻材料有石、青銅、銅鎏金等不同質地。獅子以其碩大的體積和輝煌的色彩,加強著宮廷的威嚴與神聖,是明清宮廷建築中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