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時期的版畫,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和市民文學的繁榮,而趨於繁盛。明代雕版印刷已普及全國各地,直至清代前期,版畫藝術呈現著相當繁盛的局面。商業手工業的巨大發展、城市市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市民文學中戲曲小說創作的活躍,都予書籍出版和版畫插圖藝術以有力的推動。宋元已成為雕版印刷中心的福建建安、浙江杭州至明時仍保持其重要地位,作為首都的南京和北京刻版印刷事業也日趨隆盛。明代中期以後,安徽徽州(今歙縣)地區的版畫異軍突起,雕刻名手如林,且散佈全國各地,其風格細緻致精工,予明代後期版畫發展以重要影響。明代版刻書籍除儒傢典籍、佛經道藏外,小說戲曲、應用科學、畫譜箋譜等占有重大比例。這些書籍的插圖,對傳插知識,普及文化藝術,推廣科學技術起著重要作用。一些具有進步民主思想傾向的文藝作品,因附有精美插圖而加強瞭感染力。一些畫傢從事插圖,與刻工合作,在版畫中創作瞭一些動人的藝術形象。

  明朝的版畫大體分為初、中、晚3個時期。初中期以南北二京的國子監為中心,刻印不少書籍。民間的刻本也有所抬頭,宣德(1426~1435)年間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積德堂版《金童玉女嬌紅記》,成化(1465~1487)年間北京文順書堂版《平話十六種》,弘治十一年(1498)北京金臺嶽傢版《西廂記》等書的插圖,風格質樸,人物生動,代表瞭那個時期的水平。

  從嘉靖(1522)元年至崇禎(1627~1644)末年120餘年間所刻版畫,習慣上納入明代後期版畫。福建建安版畫仍繼承宋元傳統,諸如熊龍峰、劉龍田、餘象鬥、楊閩齋諸傢書坊,刻印瞭不少小說和實用書籍,多數為上圖下文本,後來發展為單頁聯句,由文中之圖改變為每卷首全頁附圖,為細致地刻畫人物情節提供瞭較大的篇幅。

  萬歷時,徽州、杭州、吳興、蘇州等地刻書行業驟然興起,各地書坊林立,大量刊行市民愛好的文藝書籍。這個時期的出版物,幾乎無書不圖、無圖不精,書坊經營者為瞭牟利,不惜工本,請高手創稿,名工鏤版,花樣翻新,形成中國版畫史上的黃金時代。其中徽州盛產紙墨,商業手工業發達,版畫作者(包括畫傢、刻印工人)名手輩出,尤以徽州虯村黃氏刻工最為著稱。他們相互傳習,精益求精,書籍刻印質量居全國之前列。徽派版畫在版畫藝術領域裡,顯示瞭出色的成就。如汪光華玩虎軒版《琵琶記》、《北西廂記》插圖,方於魯美蔭堂版《方氏墨譜》,程君房滋蘭堂版《程氏墨苑》,潘膺祉版《李孝美墨譜》,方瑞生版《墨海》圖,繪刻俱出於丁雲鵬、鄭重等名畫傢及黃氏兄弟之手,精工細鐫,各有特色。其中《程氏墨苑》中還摹刻瞭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持贈程君房的4幅基督教西洋版畫,展示出版畫發展中中西藝術交流的跡象。其他如汪樵雲繪圖的浣月軒版《籃橋玉杵記》、黃伯符刻的《大雅堂雜劇》及《四聲猿》插圖,宛陵(宣城)汪館版《詩馀畫譜》,都是徽州版畫的佼佼者。黃兆聖繪圖本《狀元圖考》和《閨范》,則是虯川黃傢兄弟一門刻工刻制而成,其線紋細如擘發,轉動柔和,景物環境如山石、地磚、窗欞都刻得繁密工細,顯示瞭雕工的高超技術,成為徽派版畫的典型風格。

《方氏墨譜》的一頁

  徽州山多地大,在外地經商操手工業者居鄉民十之八九。特別是徽商與刻工幾遍天下,他們流寓在如杭州、蘇州、嘉興、南京等地,世事剞劂。因之這些地方的明末版刻,帶有徽派版畫的風格,或受其不同程度的影響。

  南京為明代版畫藝術中的另一重要中心。金陵版畫以戲曲小說書籍插圖見長,代表書坊有富春堂、安德堂、文林閣、廣慶堂等,其主人皆姓唐,所刻百餘種,以戲曲為主。另外繼志齋陳氏,萬卷樓周氏,以及荊山書林仁壽堂、兩衡堂、兼善堂及清初芥子園、翼聖堂等亦皆為金陵名肆,刻印瞭許多有價值的文藝書籍。金陵版畫早期受建安版畫影響,富春堂、世德堂所刻戲曲傳奇中所附插圖,風格質樸,黑白對比鮮明,註重人物動態和情節的刻畫,環境描寫較為簡略,後期則明顯受徽派版畫影響。當祁門高石山房鄭民版《目連記》於萬歷十年(1583)刊行不久,富春堂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便改頭換目,立即翻刻。文林閣復得黃鎬刻圖本《烈女傳》和黃德寵刻圖本《圖繪宗彝》,繼志齋《紅蕖記》插圖為新安何龍畫,宛陵劉大德刻,徽派圖本和刻工為金陵版畫註入瞭新鮮血液。

《十竹齋書畫譜》的一頁

  金陵江廷訥築環翠堂,以刻圖書自娛,所刻《環翠堂樂府》10餘種,今存6種;又刻《蒼譜坐隱圖》和《環翠堂園景圖》,皆多面連式,繪圖出自汪耕、錢貢之手,鏤版則為黃應組,精工美妙之極,為世所珍。胡正言在南京雞籠山下築十竹齋,在他主持下刻有彩色印本《十竹齋書畫譜》8種與《十竹齋箋譜》初集,並創造餖版、拱花之術,把套版彩印技術提高到一個嶄新階段。

  徽州與杭州水路交通極其便利,徽州刻工多數流寓杭州,杭州成為徽派版畫的第二故鄉。萬歷三十一年武林(今杭州)名畫傢顧炳輯摹的《歷代名工畫譜》,是一部有影響的畫譜專書,有吳鳳臺刻圖本,有旌德劉光信刻圖本之別。黃應光等刻李卓吾評百回本《忠義水滸傳》和初刻《五種曲》、翻刻《元人百種曲》、《校註西廂記》等書插圖,是黃氏寓杭州的巨制。黃一楷、黃一彬、黃一鳳兄弟3人同刻起鳳館版《南琵琶記》、《北西廂記》、七峰草堂版《牡丹亭還魂記》、顧曲齋版《元人雜劇選》(一名《古雜劇》,今存20種)等書插圖,黃應秋、黃端甫同刻張氏版《青樓韻語》插圖,可稱杭州版畫的優秀作品。明末清初間,黃君倩、黃肇初都刻有陳洪綬所繪《水滸葉子》。黃子立刻《博古葉子》和曲選書《玄雪譜》插圖,汪成甫與洪同良、項南洲同刻《吳騷合編》插圖都是明代版畫史中的重要作品。杭州是人文薈萃之地,插圖高手輩出,又有徽州各刻工鐫版,遂使版畫藝術展現新的水平。

《忠義水滸傳》插圖

  徽州刻工為謀取衣食,常在各地流動。萬歷間在杭州刻圖的黃一彬天啟(1621~1627)時已在吳興為凌濛初刻《西廂記五本》的插圖。黃德寵在杭州刻夷白堂版《圖繪宗彝》,又在蘇州刻草玄居版《仙緩紀事》,又於崇禎六年(1633)刻《汝水中譜》,並刊署“玉林黃德寵刻於姑蘇書肆中”,當時已是60歲的高齡。

  明末清初間,蘇州版畫異常活躍,“三言”、“兩拍”原刊於蘇州,原刊本中有刻工“旌德郭卓然”刊記,他與劉君裕同刻有李卓吾評本《西遊記》插圖200幅,是明末徽刻名手。被視為徽派版畫殿軍的旌德鮑承勛,刻有《盛明雜劇》初集、三集(即《雜劇新編》)和《懷嵩堂贈言》等書插圖,康熙初他與鮑天錫同刻《秦樓月傳奇》,康熙四十年(1701)刻《揚州夢傳奇》,成為後起之秀。這些版畫插圖較為註意環境的刻畫和氣氛的烘托,人物動態也刻畫得生動可喜,刀法上有著較多的變化,顯示著藝術的精湛和成熟。

  清代書籍版畫藝術遜於明代,一些地方志中刻繪的山川名勝插圖(如湯尚所刻蕭雲從《太平山水圖畫》)尚可稱善,皇傢主持鐫刻的一些如《南巡盛典》、《萬壽盛典》、《耕織圖》等作品,也顯示瞭一定水平。另外,各地蓬勃發展的木刻套色民間年畫,則從另一個方面開辟瞭版畫的新天地。

《耕織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