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重要字母之一。意譯為“驢唇”。使用區域極廣,包括中國的新疆、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蘇聯一些地區。使用範圍也很大,貨幣、金屬銘文、石碑、寫經的樺樹皮上都有這種字母。它由阿拉米字母演變而來,其原型可能在西元前500年間已傳入波斯(今伊朗),西元前4世紀由波斯統治者帶入北印度。

  字母自右向左橫行書寫,與阿拉伯文相同。用拉丁字母轉寫的字母表如:

  在中國新疆考古發掘中已發現不少佉盧字母殘卷。《法句經》是其中之一,今人名之為犍陀羅語《法句經》。在古代於闐王國和鄯善王國遺址中發現瞭大量使用一種印度俗語寫成的佉盧殘卷。有人稱這種語言為尼雅俗語或鄯善俗語。(見彩圖)

佉盧殘卷

用佉盧字母書寫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