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語文學傢。生於1746年9月28日,卒於1794年4 月27日。通希臘語、拉丁語和歐洲近代多種語言,熟習梵語、波斯、印地等東方語言。1783年起任英國駐印度法官,在加爾各答組織亞細亞研究會。他是最早翻譯迦梨陀娑的名劇《沙恭達羅》的人。

  在語言學方面,鐘斯的最大貢獻是提出印歐諸語言同出一源的理論,比F.博普早30年。1786年他在亞細亞研究會的一次學術講演中,指出梵語與希臘、拉丁語的聯繫。他說:“梵語……的動詞詞根和語語法形式與希臘、拉丁語酷似,這決非偶然。任何考查過這三種語言的哲學傢,不能不認為三者同出一源。不過始源語言恐已不存於世。同時也有理由假定(雖然理由還不很足),哥特語、凱爾特語與梵語雖然面目迥異,但與梵語仍屬同源,而波斯語也屬同一語族。”這一講演全文見W.P.萊曼編《19世紀歷史印歐語言學資料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