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中國畫傢。原名俠,別號大石、藥城、藥翁,畫室名大石齋。1910年生於杭州。唐雲的父親名景潮,在杭州開參行,結交不少書畫朋友。受環境影響,唐雲從8歲起就開始學習繪畫,初習人物,次學山水,再學花卉。17歲前,他主要靠臨摹珂羅版畫冊自學。19歲起,任杭州馮氏女子中學國畫教員,其間曾與畫傢薑丹書、潘天壽、來楚生等人結成蓴社。1938年(29歲)移居上海,先後在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中國畫,並開始舉辦畫展,漸有聲名。20世紀50年代後,唐雲雲走訪名山大川,畫藝益進。

  唐雲的繪畫,以花鳥為最出色,其次是山水、人物。他經常畫的題材是荷、竹、梅、鬱金香、枇杷、向日葵、蔬菜、雞、鵝、鷹、仙鶴、魚、山雀等,前期作品多借鑒華嵒和石濤,尤得益於華嵒的瀟灑多姿。及至晚年,從轉益多師中自成一體,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用筆柔中有剛,善明麗的色彩。60歲後作品更增加一種蒼勁奔放意味,似不經意,卻在平淡自然中見奇崛新奧。如他的《向日葵》,取近景大花朵,潑一片濃艷的金黃色,間透出蒼老而靈動的筆意,表達出一種興奮的心緒,一種奇艷而老辣的風格。唐雲晚年的小幅山水冊頁,多信手拈來,以墨筆為主,頗有詩情。

  唐雲是一位註重藝術修養的畫傢。他一生購求書畫,大石齋珍藏著不少清代以來具有革新精神畫傢如朱耷、石濤、華嵒、金農、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的精品,還收藏碑帖、印章、硯、陶瓷等。他還喜閱讀文集、畫論、詩詞,在畫外求畫。他的書法,挺勁而飄逸,獨具風格,正與他的繪畫相得益彰。唐雲先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代院長,中國美術傢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傢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等職務。

《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