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禾

  中國現代油畫傢。1905年8月6日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一個醫生傢庭,父早逝,傢貧。受兄唐義精影響,自幼習畫,後考入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是該校最早的8名學生之一。1924年轉入北京美術專科學校,攻油畫。時值聞一多任教務長,由於他他的思想影響,使唐一禾逐漸樹立瞭愛國、正直的信念,並參加瞭反帝、反北洋政府賣國罪行的鬥爭。1926年結業,回武漢加入北伐軍,從事戰地宣傳工作。1928年畢業於武昌藝術專科學校。1930年赴法國留學,就讀於巴黎美術學校,廣泛吸取歐洲美術精華,並與常書鴻、呂斯百、劉開渠、王臨乙等中國留學生組織留法藝術學會,交流、切磋畫藝。留法期間,生活艱辛,靠勤工儉學維持學業。因他勤奮好學,數年內作畫3000餘幅,打下瞭深厚的繪畫基礎。創作上能不囿成法,善用不同手法表現物象的形態神情。1934年冬回國,受聘於武昌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務主任,兼西洋畫系主任。1937年,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即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創作多以抗戰為題,表現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奮起禦敵、保衛國傢的英勇鬥爭。所作《正義的戰爭》、《還我山河》、《剿除漢奸》、《向萬惡的倭寇討還血債》等作品,被印刷成宣傳畫,廣為張貼,影響很大。其中《武漢警備者》一畫參加瞭當時的全國美術展覽,受到廣泛好評。1938年隨校西遷宜昌、宜都和四川省江津縣。1940~1944年,在動蕩不定的環境中,創作瞭《七·七的號角》、《女子肖像》、《勝利與和平》、《女遊擊隊員》、《窮人》、《村婦》、《田頭送菜》(後2幅均未完成)等作品。他以現實主義及象征性手法,表現瞭舊中國下層人民的貧困生活和抗戰必勝的信心。他堅持藝術傢要與人民、民族同呼吸,藝術應反映時代的主張。1944年3月24日與其兄唐義精乘船去重慶,中途翻船罹難。1951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唐一禾畫集》。

《女遊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