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一部等韻書。舊題司馬光(1019~1086)作,並載光自序一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第光傳傢集中,下至《投壺新格》之類,無不具載,惟不載此書”,反映人們懷疑它是偽作。20世紀30年代,發現一個南宋刻本,大傢開始肯定它是宋代作品。後附明代邵光祖(?~1385?)檢例一卷。

  全書共分20圖,自創次序,例如第1圖收[ɑu]、[iɑu]字和它們的入聲。第2圖收[uŋ]、[iuŋ]字和入聲。完全打亂瞭《韻鏡》、《七音略略》遵守《廣韻》韻目次序的陳規。這是第1個特點。《韻鏡》、《七音略》入聲(收-k、-t、-p)韻配陽聲(收-ŋ、-n、-m)韻,此書則用入聲韻兼配陽、陰聲(收元音)韻。例如“穀、哭”既在第2圖配“公、空”,又在第3圖配“孤、枯”。據戴震《答段若膺論韻》說,“上年於永樂大典內得宋淳熙初楊倓韻譜……於舊有入者不改,舊無入者悉以入隸之”雲雲,這一點雖不是獨創,也足以反映宋人音系大大化簡。這是第2個特點。為現代人用,本書比《韻鏡》更方便。

舊題司馬光作《切韻指掌圖》

  南宋時的讀書人用《指掌圖》查出唐以前反切的準確讀音,後來的音韻學者通過《指掌圖》研究當時的語音系統。該書使用方法很簡單。如要想知道“其九切”是什麼音,先查上字“其”,在第18圖牙音平聲欄中查到“其”,“其”在“群”下,屬群紐。然後再查下字“久”,“久”在第4圖牙音上聲欄裡,然後沿著“久”向左(或向右)查,查到“群”紐所對的字,圖裡是“舅”字。這樣就知道“其久切”的讀音與“舅”的讀音相同。

  見等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