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解詞義的書。《漢書·藝文志》著錄《爾雅》3卷20篇。今本19篇。分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原無作者主名。漢代鄭玄《駁五經異義》說:“某之聞也,《爾雅》者孔子門人所作,以釋六藝之旨,蓋不誤也。”魏太和中博士張揖《上廣雅表》,又以為周公著《爾雅》一篇,“今俗所傳三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孫通所補,或言沛郡梁父所考,皆解傢所說,先師口傳……疑不不能明也。”後人大都以為是秦漢間人所作,作者又非一人,當是學者采集訓詁註釋,遞相增益而成。“爾雅”是近正的意思。漢末劉熙、《釋名》說:“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為主也。”唐初陸德明《經典釋文》敘錄也說:“爾,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爾雅》在東漢時就有劉歆、樊光、李巡幾傢註,魏時又有樂安孫炎註,都久已亡佚。現在所存最早的註本是郭璞註,凡3卷。郭璞又有《爾雅音義》2卷,今已不存。郭璞精究訓詁,薈萃舊說,又補其疏略,以成一傢言,所以流傳不廢,一直為人所重視。北宋真宗時邢昺(932~1012)根據郭註作《爾雅疏》10卷,與註別行。郭璞註《爾雅》,一方面用經傳文句證明雅訓,另一方面用今義釋古義,又用晉代方言以釋古語。邢昺疏,則又疏解郭註,對《爾雅》條例又多所發明,並非奉旨虛應故事之作。

  到南宋高宗時,鄭樵又為《爾雅》重新作註,攻擊經文,認為以數十言為一義,多昧於言理,解釋《詩》義又多昧於物之情狀,從而加以辨證。又孝宗淳熙元年(1174)羅願(1136~1184)又作《爾雅翼》32卷,專釋草木鳥獸蟲魚的名稱、形狀。不因循舊文,而重視目驗。下至清代以迄近代,研究《爾雅》的不下20傢。大致可分4類:

郭璞著《爾雅》

  ①校正文字。因《爾雅》流傳抄寫不無訛誤竄亂,所以以校正文字為先務。阮元有《爾雅註疏校勘記》可為代表。其後嚴元照(1773~1817)又有《爾雅匡名》20卷,他以《說文解字》為主要參證材料,一方面校正訛體,一方面說明字有假借。

  ②補正郭註邢疏。周春(1729~1815)有《爾雅補註》4卷,潘衍桐有《爾雅正郭》3卷。

  ③疏證《爾雅》。一部是邵晉涵(1743~1796 )的《爾雅正義》20卷,註重采集《爾雅》古註和漢人諸書註解註釋《爾雅》,兼釋名物為郭註不備的。文字講解簡明精核,遠勝於邢疏。另一部是郝懿行(1757~1825)《爾雅郭註義疏》20卷,這部書在辨釋名物上註重目驗,勝於邵氏《正義》,在疏解字義方面能因聲以求義,略勝於邵。然剿襲邵書處極多,實是疵累,不免為人所鄙薄。

  ④釋例。主要有兩傢:一為近代陳玉澍(1853~1906)《爾雅釋例》5卷,雖多創見,然條例過繁,反而不易得其要領。另一為王國維《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收入《觀堂集林》卷五,對古今雅俗之命名、《爾雅》釋詞之體例發明至多,為前人所未道,又近人黃焯所集黃侃《爾雅音訓》一書,就音以說義,也頗有勝處,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