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戲劇傢。生於蒙德維的亞一個中產階級傢庭。14歲入佈宜諾賽勒斯一傢報館工作。迫於窮困,隻能用電報局供給的電稿紙寫作。1903年以劇本《我的博士兒子》上演而成名。此後6年,寫瞭20部劇本。1910年初前往義大利養病,2月在米蘭去世。

  桑切斯的戲劇,表現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拉普拉塔河地區資本主義的增長及其同封建主義的衝突,提出瞭當時城鄉的根本社會問題。他的以鄉村為背景的劇本,主要反映當時拉普拉塔河地區的社會風貌。《《我的博士兒子》以父與子的沖突,表現瞭封建宗法式的道德觀念同資產階級人生觀的矛盾。在《外國姑娘》(1904)中,破落的加烏喬封建畜牧莊園主,在代表新興的資本主義農業生產的意大利移民的進逼下,一蹶不振。但作者讓老加烏喬的具有進取精神的兒子同意大利移民的女兒結合,預示著一個新的強大民族的誕生。《每下愈況》(1905)反映的也是一個守舊的宗法式傢庭在資本主義勢力從外部擠壓和內部腐蝕之下終於毀滅的悲劇。

  桑切斯也描繪城市資產階級的生活。例如《傢庭內》(1905)描寫一個資產階級傢庭由於大多數成員精神空虛和道德敗壞而不可挽救地趨於崩潰。其他如《死者》(1905)、《我們的孩子》(1907)、《健康的權利》(1907),都提出瞭當時資本主義城市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他的短劇大多描寫城市下層社會的悲慘生活,例如《報童》(1904)、《攆房客》(1906)、《瑪塔·格魯尼》(1908)等。

  桑切斯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他的劇本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表現瞭當時拉丁美洲的時代精神,他因而被譽為“拉丁美洲的易卜生”。

  

參考書目

 Jorge Gruz,Genio y figura de Florencio Sánchez,Buenos Aires,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