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族的語言,蘇聯各民族間的通用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支。據1970年統計,蘇聯境內以俄語為母語的人有1.4億多,以俄語為第二語言的人有4000多萬。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塔城、阿勒泰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額爾古納右旗等地。使用人口2900餘人(1982)。俄語的近親語言是烏克蘭語和白俄羅斯語。

  俄語的發展經歷瞭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遠古時代的原始斯拉夫語(斯拉夫母語)在公公元前2000~前1000年間逐漸脫離其他印歐語言而獨立發展,6~7世紀,由於內部方言差別不斷擴大而分化為斯拉夫語東支、西支和南支。東斯拉夫語(也稱古俄語)存在於7~14世紀。10世紀末,基輔羅斯接受基督教後,基裡爾文字隨著古斯拉夫語宗教文獻傳入俄國,這就是今天俄語字母的前身。現存最早的古俄語文獻有《奧斯特羅米爾福音書》(11 世紀,(圖1)、《往年故事》(12世紀)、《伊戈爾王遠征記》(12世紀)、《俄羅斯法典》(11~12世紀,(圖2)等。斯拉夫語東支約在14世紀逐漸分化為俄羅斯(舊稱大俄羅斯)、烏克蘭(舊稱小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種獨立的語言。14世紀後,莫斯科公國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俄羅斯部族語言在莫斯科方言基礎上逐漸統一。16世紀中印刷術傳入俄國,促進瞭俄語的統一(圖3)。17~19世紀初,隨著俄羅斯民族的形成,俄語發展為民族語言。從詩人А.С.普希金(1799~1837)時代起為現代俄羅斯標準語時期。除普希金外,М.Ю.萊蒙托夫(1814~1841)、Н.В.果戈理(1809~1852)、И.С.屠格涅夫(1818~1883)、Л.Н.托爾斯泰(1828~1910)、А.П.契訶夫(1860~1904)等傑出作傢也為俄羅斯標準語規范的形成作出瞭貢獻。

《奧斯特羅米爾福音書》

《俄羅斯法典》

第一部俄國印刷書《使徒行傳》(1564)

  現代俄語有兩種主要的地域方言:南俄方言和北俄方言。南俄方言分佈於俄羅斯聯邦南部,主要語音特征是:a音化,即元音字母o在非重音節中讀作a;輔音字母г讀作擦音γ,即同 x相對的濁音;動詞現在時第三人稱詞尾т發軟音-ть。中國俄羅斯族使用的俄語屬南部方言。北俄方言分佈於蘇聯歐洲部分的北部與東部,以及烏拉爾、西伯利亞大部,主要語音特征是: o音化,即元音字母o在非重音節中仍讀o;輔音字母г讀作濁塞音ɡ;動詞現在時第三人稱詞尾發硬音-т。在南北方言區之間,從西北到東南有一個過渡性的區域(普斯科夫—加裡寧城—莫斯科—平紮—薩拉托夫),習稱中俄方言區。其語音特征是混合型的:a音化;г讀作ɡ;動詞現在時第三人稱詞尾發硬音т。

  現代俄語的標準音是在莫斯科音的基礎上形成的。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莫斯科藝術劇院和小劇院便堅持使用莫斯科音。現在這種“舞臺音”仍是公認的標準,但個別讀音已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已為新的規范所取代。例如:две(二)中的д按“舊莫斯科音”隻能讀軟音,現在讀硬音也算符合標準;нежки(德國女人)中的ж過去的標準是讀軟音,現在的標準是讀硬音。標準音的發展趨勢之一是讀音逐漸接近拼寫形式所表示的音。

  俄語共有33個字母,表示42個音位:5個元音,37個輔音(一說6個元音和36個輔音)。俄語語音的主要特點是:①元音少,輔音多;②大多數輔音是清、濁相對和軟、硬相對;③元音在非重音節中發生明顯的弱化,音值有時含混不清;④詞重音在不同的詞中可以落在不同的音節上,沒有固定的位置,而當詞發生詞形變化時,重音可能移動位置,比較: гоповá(頭,單數第一格),гóповы(復數第一格),гопóв(復數第二格)。

  俄語語法結構的特點是:詞與詞的語法關系和詞在句中的語法功能主要通過詞形變化來表示。俄語是印歐語系中保留古代詞形變化較多的語言之一。名詞大都有12個形式,單、復數各有6個格;形容詞有20多、甚至30多個形式,單數陽性、中性、陰性和復數各有6個格,另有短尾、比較級;動詞形式可有一二百個,包括體、時、態、式、形動詞、副動詞等。實詞一般都可以分解為詞幹與詞尾兩部分,如учитепьниц-а(女教師)。詞幹表示詞的詞匯意義;詞尾表示語法意義,通常包含幾個語法意義。例如:

  關於俄語詞匯,1950~1965年蘇聯科學院編的17卷《現代俄羅斯標準語詞典》收詞120723條(不包括比較專門的科技詞、職業詞以及方言詞等)。詞匯中有:①歷史最久的、從原始印歐語繼承下來的詞,如жать(母親),第二格жатери,比較:德語Mutter,英語mother,法語mère,拉丁語māter,три(三),比較:德語drei,英語three,法語trois,拉丁語trēs等;②在原始斯拉夫語時期和東斯拉夫語時期產生的詞,如отец(父親)、сердце(心)、чеповек(人)、хороший(好)、сорок(四十)、дешёвый(便宜)等;③14世紀俄語獨立發展以來產生的詞,如бросать(扔)、очень(很)、здешний(這裡的)等。此外,俄語還在各個歷史時期借入許多外來詞,例如:借自古斯拉夫語的страна(國傢)、воскресение(復活)等;借自德語的штаб(司令部)、гапстук(領帶)等;借自英語的 трактор(拖拉機)、житинг(群眾大會)等;借自法語的прежьер(總理)、актёр(演員)等。俄語科技領域中的外來詞,18世紀初多借自德語,19世紀多借自法語,20世紀中葉以來多借自英語,主要是美國英語。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俄語在國際上的使用范圍有明顯的擴大。來自俄語的科技信息受到國際上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