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保羅

  德國語言學傢。1846年8月7日生於索爾佈呂肯,1921年12月29日卒於慕尼克。1874年任弗賴堡大學教授,1893~1913年任慕尼克大學教授。

  保羅與K.佈魯格曼,H.奧斯特霍霍夫等都屬於新語法學派,致力於語言史和日耳曼語言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語言史原理》(1880)曾產生廣泛的影響。他認為語音變化有規律,並指出類比在語言演變中的作用。他說,就是在原始印歐語時期,人們也隻知有詞而不知有詞根詞尾,他們構成詞的數和時態等形式全靠從聽到的話類推而不是靠復述和背誦,這與N.喬姆斯基的說法一致。在他之前,歷史比較語言學傢側重詞法,保羅則除詞法外還講句法。對於詞義的歷史演變,他主要講詞義擴大和詞義廢棄兩方面的問題。L.佈龍菲爾德認為,保羅的缺點在於隻指出詞的廢棄是由於使用頻率低,而沒有註意使用頻率低是因為這個詞所指的事物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減少瞭。

  在日耳曼語研究方面,保羅有許多著作,包括《德語詞典》(1897)和5卷本《德語語法》(191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