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藝術約在20世紀20年代由外國僑民傳入中國。在上海、哈爾濱都有不定期的私人教學和演出活動,其影響範圍僅限於一小部分青年學生。30年代,胡蓉蓉曾在上海演出芭蕾。40年代初,戴愛蓮由國外歸來,致力於運用芭蕾的基本訓練方法,培養演員表演中國舞蹈的能力,為中國舞蹈事業培養瞭一批骨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在北京和一些省市的舞蹈團體中陸續開設芭蕾基本訓練課程,芭蕾舞作為一種訓練方法納入瞭舞蹈專業表演團體的訓練體系。

  建立專業芭蕾團體 1954年,在建立北京舞蹈學校(見北京舞蹈學院)時規定,把芭蕾舞作為主要基本訓練課程之一。1957年,北京舞蹈學校正式開設中等芭蕾表演專業,由蘇聯教師O.A.伊莉娜、П.А.古謝夫等分別教授古典芭蕾基本訓練、舞劇編導、性格舞等課程。1958年,該校師生演出瞭古典芭蕾傳統劇目《天鵝湖》,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59年底,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建立,是中國第一個專業芭蕾表演團體。60年代相繼在上海舞蹈學校和廣東省舞蹈學校設置芭蕾表演專業,許多舞蹈團體也開設瞭芭蕾基本訓練課程。1979年,上海芭蕾舞團成立。1981年,遼寧省建立遼寧芭蕾舞團。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中國芭蕾以學習、排練和演出古典芭蕾傳統劇目為主,通過演出《無益的謹慎》、《天鵝湖》、《海俠》、《吉賽爾》、《西班牙女兒》、《巴赫切薩拉伊的淚泉》、《巴黎聖母院》等大型劇目及其他片斷,把歐洲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介紹給中國觀眾。從此,芭蕾成為中國表演藝術領域中的一個新品種。上述劇目的演出,為發展中國自己的芭蕾藝術奠定瞭基礎。

  創作新題材的芭蕾 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國舞蹈傢就開始進行創作現實題材芭蕾的嘗試,如以保衛世界和平為主題的現代作品《和平頌》(編劇:歐陽予倩,編導:戴愛蓮等,作曲:章彥、劉式昕等,舞臺美術設計:劉露、張堯等,主要演員:戴愛蓮、丁寧等),1950年9月由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首演於北京。這部舞劇大量借鑒瞭芭蕾結構形式,采用腳尖舞和古典雙人舞技巧作為表現手段。限於當時的條件,這個劇目沒有保留下來,但舞蹈傢們力圖運用芭蕾形式表現現實生活的願望卻激勵瞭後來者。1964年,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創作演出瞭《紅色娘子軍》。1965年,上海舞蹈學校創作演出瞭《白毛女》。這兩部大型芭蕾劇目的演出成功標志著芭蕾藝術在中國發展到瞭一個新的階段。兩劇完全由中國編導和創作人員進行創作演出,表現瞭現代中國人民的鬥爭生活。既充分運用瞭芭蕾形式的特長,同時又把芭蕾技巧和中國古典舞蹈、中國民間舞蹈技巧和表現手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音樂創作、演奏和舞臺美術設計方面也都在把外來形式和民族形式相結合上作瞭有益的探索。這些努力表明,中國的創作者們著力追求和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芭蕾。7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國芭蕾的創作呈現出空前活躍的局面,創作者廣泛涉獵古今中外眾多的題材,特別註意從文學名著和民間傳說故事中選擇群眾所熟悉的題材進行改編和再創作,出現瞭一大批新作品,其中有:《沂蒙頌》(1973年首演)、《草原兒女》(1973年首演)、《祝福》(1982年首演)、《阿Q》(1981年首演)、《魂》(1980年首演)、《林黛玉》(1982年首演)、《雷雨》(1981年首演)、《傢》(1983年首演)、《白蛇傳》(1983年首演)、《梁山伯與祝英臺》(1982年首演)、《賣火柴的小女孩》(1978年首演)、《阿裡巴巴》(1982年首演)等。新創作的中國題材的劇目,對中國芭蕾的風格,從不同角度作瞭進一步的探索。中國編導在創作思想方面,努力遵循現實主義原則,以芭蕾形式反映中國生活,特別是中國的現實生活;在藝術表現方面,註重舞劇的文學基礎、戲劇結構的嚴謹、舞劇音樂和舞臺美術的民族風格,致力於運用中國傳統舞蹈來豐富和充實芭蕾藝術,使之更接近中國人民的欣賞習慣。在創作新作品的同時,中國的芭蕾團體從未間斷過繼續學習和演出傳統的芭蕾名作,如:《葛蓓莉亞》、《舞姬》、《希爾薇亞》等,以及《堂吉訶德》、《帕基塔》、《睡美人》、《胡桃夾子》等劇目的片斷和獨幕芭蕾《天鵝之死》等,並把中國舞劇《魚美人》改編為芭蕾。

  30多年來中國芭蕾迅速發展,現已擁有3個專業芭蕾舞團和一批具有相當水平的專業教師、編導、演員。7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芭蕾舞界和歐美以及日本芭蕾舞界的交流日益增多,不同流派和風格的芭蕾被介紹到中國來。1984年,北京舉辦瞭第1屆全國芭蕾舞比賽,獎勵瞭一批芭蕾新秀。中國芭蕾藝術團體曾經訪問過聯邦德國,法國、美國、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緬甸、泰國等國,均獲得好評。在國際芭蕾舞比賽和芭蕾舞節上也曾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