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希賢

  中國女作曲傢。1919年9月23日生於上海。讀中學時開始學鋼琴。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她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上海淪陷後,到湖南、江西一帶參加抗日宣傳工作。1940年入重慶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系學習。19411年回到上海,考入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又先後從李惟寧、馬瓊斯、弗朗克、譚小麟等教授學習鋼琴、和聲、對位等音樂課程1944年畢業。1948年又畢業於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同年10月到北平,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瞿希賢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工作團、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從事作曲。1953年、1979年被選為中國音樂傢協會常務理事。1985年被選為中國音樂傢協會副主席。

  瞿希賢所作第1首歌曲《春耕歌》發表於1938年。以後幾十年間她創作瞭《無傢別》、《戰地月光曲》、《怎麼辦》、《農村小唱》、《全世界人民心一條》、《我們要和時間賽跑》、《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新的長征新的戰鬥》、《中國當代之歌》等大量為群眾所喜愛的歌曲。瞿希賢所寫的兒童歌曲旋律明快,形象生動,其中以《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等最為突出。

  瞿希賢對合唱藝術進行瞭多方面的探索。如1954年,她根據內蒙古民歌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成為國內外音樂團體經常演唱的曲目之一。此外,她所創作的《紅軍根據地大合唱》在全國第1屆音樂周上獲得好評。60年代以來,瞿希賢還先後為影片《青春之歌》、《紅旗譜》、《元帥之死》、《駱駝祥子》等配樂。她的電影音樂作品以強烈的時代氣息,濃鬱的地方色彩,有力地表達瞭影片的主題思想和人物內心世界。

  幾十年來,瞿希賢創作瞭數百首歌曲,已編輯的作品專集有《瞿希賢獨唱歌曲集》(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瞿希賢歌曲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收集瞭1938~1984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