И.И.捷爾任斯基

  蘇聯作曲傢。1909年4月9日生於坦波夫一個農民傢庭,1978年1月18日卒於列寧格勒。從1925年起先後在莫斯科第一音樂專科學校、格涅辛音樂專科學校及列寧格勒中央音樂學校學習鋼琴和作曲。1932~1934年年就讀於列寧格勒音樂學院П.Б.梁贊諾夫和Б.В.阿薩菲耶夫的作曲班。他的創作以歌劇為主,共寫有10餘部,大多數都以蘇聯作傢的文學作品為題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歌劇是《靜靜的頓河》(據M.A.肖洛霍夫同名小說改編,1935年上演)。在這部以國內戰爭為背景的現實主義題材的歌劇中,他不僅創造性地運用瞭來自民間的歌曲、士兵歌曲和革命歌曲,而且使群眾歌曲成為歌劇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開創瞭蘇聯“歌曲歌劇”的新體裁。《靜靜的頓河》以其鮮明的現實主義特色而成為蘇聯歌劇一個發展階段的標志。它幾乎在蘇聯所有的歌劇舞臺上演出過。他創作的歌劇還有:《被開墾的處女地》(1937)、《遠離莫斯科的地方》(1954)、《一個人的遭遇》(1961)、《格裡戈利·梅列霍夫》(《靜靜的頓河》的續作,1967)等。他的歌劇中的一些歌曲,如《從邊境到邊境》、《哥薩克之歌》等,得到廣泛流傳。此外,捷爾任斯基還寫有一些聲樂、器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