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作曲傢。1867年8月28日生於福賈,1948年11月12日卒於米蘭。1880~1890年求學於那不勒斯音樂學院,是P.塞勞等人的學生。其間曾作獨幕歌劇《瑪麗娜》參加1889年的松佐尼奧歌劇作品比賽,名列第6。1892年他的第1部真實主義歌劇《馬拉·維塔》在羅馬演出成功,從而確立瞭他的作曲傢的聲望。這部歌劇和1910年在巴勒莫演出的歌劇《聖母月》,都是表現那不勒斯郊區貧苦居民生活的。他的最流行歌劇《安德列·謝尼埃》(1896),是表現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的詩人和政治傢A.de謝尼埃的生平事跡的浪漫主義作品。該劇突出地表現瞭他的戲劇和音樂才華。此後他又寫出瞭《費多拉》(1898)、《桑然夫人》(1915)和《開玩笑者的晚餐》(1924)等重要作品。焦爾達諾一生共作瞭12部歌劇,在風格上受到J.馬斯內的影響,在流派上屬於P.馬斯卡尼樂派。他的音樂富於劇場效果,但缺乏深刻的戲劇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