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夔

  中國宋代音樂傢和詞人。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世稱薑白石。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童年失去父母,在漢陽的姐姐傢,度過瞭青少年時期。他愛好音樂、文學和書法。成年後屢試不第,奔走四方,過著幕僚清客的生活。他有憂國憂民之心,對當當時的政治表示不滿,支持辛棄疾抗擊金朝統治者的事業。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白石路過曾遭金兵兩次破壞的揚州,所見斷井頹垣,使他感觸萬端,寫出著名的《揚州慢》曲譜和歌詞。合肥也被金兵蹂躪過,白石在那裡寫出《淒涼犯》,反映瞭“邊城一片離索”的荒涼景象。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也是真實的史料。白石一生處在矛盾的心情中不能自拔。他對自己的幕僚生活感到厭倦,卻又處處依附統治集團,留戀那種狹隘空虛的生活,因此,憂鬱淒涼便成瞭他的音樂和文學創作的特色。

  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白石向朝廷進《大樂議》,論列古今樂制,提出整理宮廷音樂的意見,沒有被采納。他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下來的樂譜,有琴曲1首,《越九歌》10首,詞調17首,共28首。琴曲《古怨》是減字譜,可彈奏;《越九歌》是律呂字譜,已經標明不同的音高;詞調是工尺旁譜,流傳中多有訛誤之處,研究者對此有不同見解。詞調17曲中,除《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傳統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以外,其他詞調都是白石自度曲。在自度曲中也可能有吸收民間音樂而加工改編的。這17首歌曲是歷史上重要樂種“詞樂”的可靠實例,反映瞭當時作曲技巧的一個側面。1949年後,近人楊蔭瀏在調查研究五臺山《八大套》和西安鼓樂的基礎上,重新整理白石旁譜,將它全部翻譯出來,編成《宋薑白石創作歌曲研究》一書。對此,其他學者也有不同的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