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音時值的有組織的順序,是時值各要素──節拍、重音、休止等相互關係的結合。強弱、快慢、鬆緊是節奏的決定因素。其作用是把樂音組織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以體現某種樂思。

  節奏與曲調、和聲並列,為音樂的三大要素,節奏是音樂中最早出現的要素,原始部落的音樂中除節奏外,幾乎沒有其他要素。節奏亦可脫離其他要素而獨立存在,如中國的鑼鼓樂。

  節奏與節拍不同,節奏是總的時間組織,節拍是強弱拍的有規律的重複。。節拍隻是節奏的一種表達方式,簡單的節拍也可構成復雜而多樣化的節奏。節拍相同而體裁不同的樂曲,有著不同的節奏,如馬祖卡和連德勒同為3拍子舞曲,波爾卡和秧歌舞同為2拍子舞曲,但它們的節奏特征各不相同。在現代音樂中,脫離節拍型的節奏正在日益增多。

  音樂織體不同部分的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稱為復節奏。復調音樂總的說來是復節奏,是相同節拍形成的對比節奏;但目前復節奏一詞多指節拍不一致的對比節奏,亦稱交錯節奏。自浪漫派作曲傢起,節奏趨向復雜,20世紀的作曲傢更是常用復節奏和多層節奏。

  樂曲中往往有一再重復的具有特性的節奏,稱為節奏型。某些體裁,如進行曲、舞曲等,其節奏型比較鮮明。爵士音樂或有爵士因素的樂曲,節奏型更有特色,其中應用大量的切分音。某些樂曲的節奏型始終不變,不斷重復,如《無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