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基普連斯基

  俄國畫傢。他是女農奴的非婚生子。6歲時進皇傢美術學院幼年班學習。1803年在美術學院畢業。畢業創作曾獲金質獎章,照例他可以公費出國進修,但由於政治上的原因,未能出去。先後在莫斯科、特維爾等地從事肖像畫創作,11812年回到彼得堡。

  基普連斯基的早期肖像作品有《自畫像》(1808)、《騎兵軍官達維多夫肖像》(1809)等。其中《騎兵軍官達維多夫肖像》是他的代表作。Д.Β.達維多夫是詩人,也是1812年衛國戰爭時人民遊擊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基普連斯基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以閃著光點的、雷雨前的天空為背景,前景上站著身穿騎兵軍服、自信而堅毅的達維多夫。基普連斯基常用這種手法,創作很有特色的肖像。1812~1815年間,他又畫瞭有名的俄國軍官肖像組畫,此外還畫瞭一些社會下層人物的肖像,如《農民的孩子》、《盲人音樂傢》等。1816年,基普連斯基去意大利學習,他在羅馬時期所作的肖像,與早期的作品相比,風格上有瞭較大的變化,如《青年園丁》(1817)等,從中可以看到他對古典主義藝術的追求,講究柔和的輪廓線和富有表現力的外形,用色上也因註意諧調而顯得有些拘謹,缺乏早期作品中的大膽追求。《普希金肖像》(1827)是基普連斯基回國後的名作。在這張肖像中,詩人富有才華的外貌和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內心的沉重,被恰到好處地表達在畫面上。1828年,基普連斯基重去意大利,後期的作品《讀報者》、《那不勒斯的流浪兒童》等,已沒有他早期藝術的風采。

《普希金肖像》

  基普連斯基摒棄瞭18世紀末期肖像畫創作中的矯飾之風,塑造瞭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爭和1825年十二月黨人革命前後的當代人物,是19世紀前期不可多得的畫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