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外教育機構或社會團體領導和組織的、在學校教育教學計畫範圍之外對學生進行的多樣化的教育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國民黨政府沒有專門為兒童設立校外教育機構。少數由社會團體或個人舉辦的貧兒教育救濟、虛弱兒童教養等活動,屬社會慈善事業。宋慶齡創辦的中國福利基金會及其兒童福利站在中國共產黨支持下,克服種種困難,才在一些失學兒童中開展瞭識字、圖書閱讀及文化娛樂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少年兒童設立瞭多種校外教育機構,許多多科學傢、藝術傢、勞動模范、戰鬥英雄和優秀運動員,都熱情關心和指導少年兒童的校外活動。校外活動是學校教育同社會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需的教育補充形式。

  校外活動的具體任務是:①對廣大少年兒童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他們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為。②擴大視野,激發求知欲,豐富他們的文化科學知識。③培養和發展少年兒童在科技、文藝、體育等多方面的興趣與才能。④組織有益於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使他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采。

  校外活動的特點是在自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少年兒童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少年兒童獨立自主地開展各項感興趣的活動。活動的內容有較大的靈活性,活動的方式以實踐為主,通過實踐發展少年兒童的創造才能。

  校外活動的內容大致包括:政治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文娛體育活動和公益勞動等。它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分為:①群眾性活動。如時事政治報告會、科普講座、節日和紀念日集會、各種主題活動、參觀、旅遊、夏令營活動、集體公益勞動、藝術或體育表演等。②小組活動。這是根據各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組成的各種專門小組,人數由4、5人至10多人不等,在輔導員或教師的指導下,定期開展活動。如音樂、舞蹈、戲劇等文藝小組,航模、船模、無線電、微型電子計算機及其他科技小組、體育小組等。③個人活動。這是根據各人的興趣和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個別進行的活動。如學生獨立閱讀書籍,進行體育鍛煉和遊戲,獨立進行某種科學小試驗、科技制作等。

少先隊員暑假在海上試放自制的舫船模型

西北工業大學教師向全國舫空夏令營青少年講解中國自制飛機的構造和性能

  中國的校外教育機構可分綜合性的與專門性的兩類。綜合性的校外教育機構包括多種工作任務和活動內容,如兒童活動中心、少年宮、少年之傢、兒童活動站、兒童公園和附設在成人公園內的兒童遊戲場地、少先隊夏令營等。專門性的校外教育機構是專為開展某項活動而設立的。如兒童圖書館、兒童閱覽室、兒童影劇院、少年科技站、兒童鐵路、少年農科站、少年業餘體育學校、少年兒童廣播站等。(見彩圖)

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場景之一

中央電視臺為小學生舉辦的希望杯智力競賽

中朝兩國兒童在鴨綠江邊聯歡

‘六一’兒童節盛會在天津

北京少年先鋒隊隊員學雷鋒小組在文明禮貌月中

天文學傢張鈺哲在紫金山天文臺給少年先鋒隊隊員講中國古代天文史

參觀葛洲壩水利工程

校外輔導員在浙江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進行黨史教育

聽校外輔導員講革命故事

北京市少年宮管弦樂隊在演出

上海市少年宮

南京小紅花藝術學校‘小紅花’藝術團在表演舞蹈《采春筍》

黑龍江尚志縣少年業餘滑雪學校

貴州佈依族少年先鋒隊隊員觀賞著名的黃果樹大瀑佈

在北京圓明園遺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哈爾濱少年先鋒隊隊員們自己管理的兒童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