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波洛克

  美國畫傢,行動繪畫(又名抽象表現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1912年1月28日生於懷俄明州的科迪城,1956年8月11日在紐約州駕車失事喪生。他最初對雕塑感興趣,曾在紐約學生聯盟隨T.H.本頓學畫。但他感興趣的是D.A..西凱羅斯、J.C.奧羅斯科的作品。之後又迷戀H.霍夫曼的畫。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為聯邦藝術計劃部工作。1943年舉行個人畫展,從此得到美國現代派美術收藏傢P.古根海姆的資助。1945年波洛克從紐約市遷往郊區長島,開始瞭他的行動繪畫的創作。《整整五》(1947)是用油彩和鉛在畫佈上創作的,頓時名聲大噪,毀譽不一。1946~1950年的作品或者用優雅的線,如《藍色無意識》(1946);或者在畫面厚塗繁復的色彩,如《灼眼》(1946)。1951年,他的畫風突然變得平靜、柔和,出現暗示具體物象的模糊輪廓。這期間,他的部分作品是黑白的,如《黑與白·第5號》(1952);部分是色彩佈滿整個畫面的滴流畫,如《集中》(1952);還有厚彩作品,如《氣味》(1955)。波洛克在成名之後陷入極端的矛盾和苦悶之中。他對自己的行動繪畫似乎失去信心,幾乎停止創作。在失望之餘,他的精神狀態變得異常,常常酩酊大醉。

  波洛克的行動繪畫的作畫過程一般是:把畫佈釘在地板上,圍著畫佈像踏著舞步似地走動,用棍棒蘸上油漆,任其在畫佈上滴流。他還摒棄畫傢常用的工具,並且將沙、玻璃碎片或其他東西摻雜在顏料裡面,使其成為稠厚的流體。他聲稱,預先不知道畫什麼,而是經過一個認知的階段後,才看到瞭自己到底畫瞭什麼。波洛克的行動繪畫,是為瞭擺脫手腕、手肘和肩膀的限制,便於畫傢表現無法自控的內在意識和行動。在這方面,波洛克的抽象表現主義或行動繪畫是繼承瞭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潛意識的觀念和自動主義手法的。

  波洛克的作品,反映瞭美國民族不墨守成規、勇於進取、不斷開掘宏觀世界和內在意識深處的精神,也表現瞭他們在高度工業化社會中的憂慮、焦灼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