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裡諾

  義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傢。18歲入帕多瓦大學,畢業後任私人教師,講授文法和數學,後任帕多瓦大學修辭學教授。1423年,他應曼托瓦公爵G.貢紮加的聘請,主辦一所宮廷學校,稱“快樂之傢”。他在這裏執教22年,直至逝世。

  “快樂之傢”設於曼托瓦郊外湖濱宮,校舍整潔舒適而不華麗,環境優美而無虛飾,附近有廣闊的原野和幽靜的花園。學生在此可以過著活潑愉快的學習生活。學生幾乎全是王公貴族及巨商子弟,隻有少數系經維多裡諾許可收容的貧民天才兒童。他們6、7歲入學,20歲畢業,修業15年左右,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程度;學習期間都在校住宿;學生實行自治。維多裡諾希望在他的學校裡,培養出具有社會責任感,能管理國傢,主持教會,興辦企業的人才。

  維多裡諾提倡身心兼顧,德智並重,發展兒童個性與培養社會責任感相結合的教育。學生必須上體育課,並進行軍事訓練。他們學習騎馬、射箭、擊劍、角力、遊泳及各種遊戲。維多裡諾認為健康的身體是智力良好發展的前提。在智育上,維多裡諾設置瞭以古典語文為中心的多門學科。學生的學習從拼讀字母和說話訓練開始,然後逐步學習拉丁文、希臘文,研究希臘羅馬古典著作,經常進行演說練習,並學習數學、天文、歷史和自然科學。維多裡諾改變瞭中世紀學校呆讀死記的教學方法,運用新方法進行教學。他用活動字母教讀寫;通過遊戲傳授算術初步知識;教幾何時,讓學生作圖和測量。維多裡諾認為,通過古典語文為中心的教學,有助於學生高尚品格的培養。維多裡諾強調發展兒童的個性,主張教師身教示范,以慈愛之心關懷學生,與學生共同生活。在他的學校裡,很少采用體罰。學生通過團體遊戲引起興趣,激發責任感;在音樂、舞蹈和唱贊美詩等多項活動中,發展兒童主動積極活潑的天性。同時,在每日祈禱中,培植宗教感情和信仰。“快樂之傢”既反映瞭人文主義思想,也表現出當時仍占支配力量的基督教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