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中國明清之際哲學傢、教育傢。字而農,號薑齋,湖南衡陽人。晚年隱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陽縣曲蘭),故後人稱船山先生。曾讀書嶽麓,24歲考取舉人。青年時與友人組織“匡社”,立志匡時救國。清貴族入京,他舉義兵於衡山,抗擊清兵南下,戰戰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因上書要求改革,反對東閣大學士王化澄結黨營私,屢遭不測。遂至桂林,助瞿式耜謀策抗清。桂林復陷。他心懷憂憤,最後遁跡衡陽,築土室於石船山,刻苦研究學問,發奮著書立說,勤懇授徒講學,達40年之久。康熙三十一年病逝於石船山下湘西草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唯物主義思想、社會進化論和“日生日成”的人性論學說為基礎的。他以接近反映論的原理,闡明並發展瞭中國古代關於“學”與“思”、“知”與“行”相結合的教育原理。提出瞭“學思相資”,以“心思”為主和“行可統知”,以“行”為基礎的教育教學理論。

  他根據變化日新的理論,認定“習成而性與成”,嘗說:“習之於人大矣。……故曰:‘習與性成’成性而嚴師益友不能勸勉,賞重罰不能匡正矣”。但又認為,“未成可成,已成可革”。他把教育比作冶煉大爐,說明教育對人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在於發展和增強“天性”,養成和變革“習性”。他說:“勿問其性,且問其知”。“不知何者之為性,蓋不知何如之為知”,將人的形成和發展與知識的積累和德行的養成統一瞭起來。

  他認為,由於社會是不斷進化的,所以人類的文化教育也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教育的發展,依賴於政治經濟的發展,“衣食足”而“天下治”,“乃可以文”。若是人們還處在“日爭一飽,夜爭一宿”的情況下,就不會有文化的繁榮和教育的發展,故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與之相結合的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是文化教育發展的首要條件。他認為人們有瞭飯吃,能安居樂業,社會風氣好轉,就會影響學校教育,使學校教育可以更興旺。

  在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中,始終貫串著反民族壓迫的民主思想,主張教與學都要為“當世之急務”服務,他說:“學者之所以學,教者之所以教,皆有其當務焉”。不能以當時俗儒的“流俗之心”去從事教學,使學者“無心無目”,把國傢民族的危亡置之腦後。所以,教人為學,要先教人“立志”,“志定而學乃益”,若“無高明之量以持其大體,無斟酌之權以審於獨知,則讀書萬卷,止以導迷,顧不如不學無術者之尚全其樸也”。同時他也反對閉門記誦詞章的“專經保殘之學”,認為這隻能使學者“數五經、《語》、《孟》文字之多少而總記之,辨章句合離呼應之形聲而比擬之,飽食終日,以役役於無益之較訂,而發為文章,侈筋脈排偶以為工”。結果是無益於“身心”,無益於“倫物”,無關於“政教”。教育要“造時合用”,才能造就“今日之才”。

  王夫之在兒童教育方面,亦有新鮮的見解。認為兒童教育要適應兒童的特點,為兒童所能接受,同時認為兒童易受外界影響,可變性大,便於“求通而不自錮”。故教育者必須“正其始”,“養其習於童蒙”。

  王夫之著作,今存者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四書訓義》、《張子正蒙註》、《思問錄內外篇》、《黃書》、《噩夢》、《讀通鑒論》等72種,358卷,後人編有《船山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