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В.盧納察爾斯基

  蘇聯政治活動傢、文藝評論傢,蘇聯科學院院士。1895年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後,站到佈爾什維克一邊,參加瞭1905年的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是堅定的國際主義者。十月革革命勝利後,他任俄羅斯聯邦第一任教育人民委員(1917~1929)和中央執行委員會所屬學術委員會主席。在任職期間,他積極展開改造沙俄舊教育和建立社會主義新學校的活動。在他發表的《告人民書》(1917年11月11日)、《告學生書》(11月12日)和《告全體教師書》(11月15日)中,闡述瞭蘇維埃政權在國民教育方面的基本原則和任務,號召師生接近工農大眾,協助蘇維埃政權建立新的國民教育制度。在1918年關於《統一勞動學校規程》的討論中,他堅持學校以教育與教學活動為主,反對把學校辦成以生產勞動為主的“學校公社”。他在把知識分子團結到共產黨的周圍,為社會主義的文化教育事業服務方面,做瞭許多工作。20年代後期,盧納察爾斯基批評瞭В.Н.舒利金等人宣揚的“學校消亡論”。他反復闡明教育與政治、經濟的聯系,強調學校在共產主義教育事業中的主導地位,論述瞭普通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學校改革的中心任務是建立實施綜合技術教育和無產階級政治教育的統一勞動學校等一系列理論與實際問題。他反對過早過狹的職業教育,堅持人的全面發展學說,重視無產階級世界觀的教育、美育和體育。他的有關教育的論文和演說被編輯成《盧納察爾斯基論國民教育》和《盧納察爾斯基論教育與教養》。

  盧納察爾斯基曾參加過“前進”集團的宗派活動,宣傳過馬赫主義和造神論,在對待無產階級文化派方面也曾犯過錯誤,但在В.И.列寧批評後得到改正。蘇聯共產黨(佈爾什維克)中央在他逝世後發佈的訃告中稱頌他是:“功勛卓著的老佈爾什維克革命傢,傑出的蘇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