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知最早的青銅容器。青銅爵初出現於二裏頭文化時期,主要流行於商代後期至西周中期,西周後期逐漸消失。爵為酒器,用於溫酒和飲酒。爵的造型為具有鮮明青銅器特徵的藝術創造。

二裏頭銅爵之一

  二裏頭頭文化遺址中所發現,和各地采集、收藏的相當於此一時期的銅爵共有10餘件,造型互有差異,表現出尚未定型的早期特征。比較典型的為1975年發現於河南偃師四角樓的一件銅爵,通高22.5厘米、流至尾長31.5厘米,造型挺拔、勻稱,但又較為單薄、纖弱,具備瞭爵類造型的基本特征,卻還不夠成熟。其胎很薄,僅約0.1厘米,為瞭加固,在口沿周邊隆起一道凸棱,流至口的轉折部位有兩個短柱。爵身束腰,平底,紋飾簡單,僅在腹部一面有兩道凸線,中間排列5個乳釘。鋬較長,有兩個鏤孔,三足尖細,各自向外撐開,鋬下的一足較長。重心穩定,沒有其他同時期爵常見的頭重腳輕之弊。流至尾長度大於器身高度,由於流窄而細長,尾闊,末端尖銳,在感覺上是平衡的。

  商代後期,爵的造型成熟、圓滿,器身高度大於流至尾的長度,改變瞭整體比例關系,短柱加高並向口部後移,爵腹易方為圓,以後又變為卵圓形,三足成棱形尖錐體,紋飾華美,造型挺拔、莊重而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