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夏代雕塑。二裏頭遺址位於河南省偃師縣二裏頭村。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堆積年代為西元前1900~前1500年。1959年起發掘。在二裏頭遺址中出土有一批小型陶塑作品,陶色灰黑,所塑形象有蟾蜍、龜、羊、豬等。陶蟾蜍形體略呈扁圓狀,腹寬約6.8釐米,身上捺印著密集的圈點紋,作探頭窺視姿態。陶龜背部隆起,身長約9.6釐米,背上橫豎皆刻7排方格紋。陶羊雙角捲曲,臀部及後腿已殘缺,嘴前伸,軀體修長,殘長約9.5釐米,前肢併合捏成片狀,作撒腿奔跑姿態。陶豬僅存頭部,形體體肥碩,眼眶呈月牙形,作張嘴覓食狀。這批陶塑作品,既有豬、羊等傢畜形象,亦有中國古代神話中象征延年益壽的靈龜、蟾蜍,造型皆生動逼真,捏塑手法簡潔洗練,為探討中國早期雕塑藝術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