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學者、詩人。字子偲,號郘亭,晚號眲叟。貴州獨山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舉人。晚客曾國藩幕,往來大江南北。

  莫友芝與鄭珍齊名,同出程恩澤之門,同為考據詞章,世稱“鄭莫”。他於文字訓詁、名物制度,無不探討。又好藏書,精目錄學,還善書法。他的詩學黃庭堅、陳師道,“不尚流美”(翁同書《郘亭詩鈔序》)。陳衍以為鄭、莫“二人工力略相伯仲,子尹詩情尤摯耳”(《近代詩鈔》)。又稱道光以來,生澀奧衍一派,鄭珍“為其弁冕,莫子偲足羽羽翼之”(《石遺室詩話》)。大抵友芝在道光年代所作,較多佳篇;咸豐以後,隻有少量幾篇是同情人民疾苦、憤斥英法聯軍入侵的,而大量的是敵視太平天國及苗民起義、諛頌曾國藩等人的作品。他尤喜以議論考訂入詩,故陳衍以為他是“學人之詩,長於考證”(《石遺室詩話》)。所以風格比較樸質,有時不免呆鈍。成就在鄭珍下。

  有《郘亭詩鈔》6卷,同治修補本。《郘亭遺詩》8卷,光緒刻本。又有《黔詩紀略》、《唐寫本說文木部箋異》、《韻學源流》,另有《郘亭知見傳本書目》行世。

莫友芝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