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雜劇作傢。東平(今屬山東)人,生卒年不詳。《錄鬼簿》記他是“東平府學生員,早卒。都下人,號小漢卿”,可知他的年輩低於關漢卿。所作雜劇34種,今存5種:《黑旋風雙獻頭》、《保成公徑赴澠池會》、《須賈大夫誶范叔》、《好酒趙元遇上皇》和《劉玄德獨赴襄陽會》。《周瑜謁魯肅》存第2折曲文。高文秀有不少描寫梁山英雄的劇作,其中以“黑旋風”為主的就有8種,《雙獻頭》(有脈望館鈔校本及《元曲選》本,後者作《雙獻功》)即是其中之一。這部作品描寫李逵化妝為莊稼後生,保護宋宋江的結義兄弟孫孔目到泰安神州進香。孫孔目被陷入獄,李逵入監探視,設計擺佈牢子,救出孫孔目,最後,殺死瞭陷害孫孔目的白衙內和郭念兒,回山獻頭。李逵是一個性格莽撞、“身似碑亭”的人物,這次行動因受宋江囑托,卻處處小心在意、忍事饒人。作品刻畫他粗中有細,別開生面。尤其是第3折他假裝癡呆捉弄牢子的場面,細節描寫生動,有很強的戲劇效果。

  《澠池會》和《誶范叔》的故事都取材於《史記》,並有所增飾。《澠池會》存脈望館鈔校本。劇本通過完璧歸趙、澠池赴會、廉頗負荊三個主要事件,塑造戰國時代政治傢藺相如的藝術形象。在強暴的秦昭王面前,他不顧生死,維護瞭趙國的利益;而當受到同僚、大將軍廉頗的誤解和凌辱時,則能顧全大局,不計私怨。《誶范叔》有《古今雜劇選》、《元曲選》、《酹江集》等明代刊本,亦作《誶范睢》,描寫戰國時辯士范睢隨魏大夫須賈出使齊國,受到齊大夫騶衍的尊重,須賈卻懷疑他與齊國有私。回國後,須賈向丞相魏齊告密,將范睢打得昏死後丟入廁坑。後來范睢逃往秦國,化名張祿,當瞭丞相。須賈奉使前去祝賀,風雪中見到化妝為貧士的范睢,發出瞭“范叔一寒如此哉”的嗟嘆,贈以綈袍一領。范睢見須賈還有一點故人情義,又經各國使臣說情,便饒恕須賈,放他回國。論者認為這是一部為書生揚眉吐氣的作品。

  《好酒趙元遇上皇》存元刊本及脈望館鈔校本。趙元好酒,受到嶽父和妻子的嫌棄。當地府官意欲奪取他的妻子,遣他往西京遞送公文。趙元途遇風雪,延誤瞭期限,該問死罪。由於他曾經在酒店巧遇化妝為白衣秀士的趙上皇(宋徽宗),並結為兄弟,得以逢兇化吉,被任為南京府尹。明抄本中,劇中人物趙上皇改作趙匡胤。金院本名目有“上皇院本”10餘部,均已佚失。雜劇《好酒趙元遇上皇》的故事題材可能與院本有聯系。此劇傳說色彩相當濃厚。趙元鎮日酒醉醺醺,但他對官場、世事的議論卻頗為清醒,帶有一定諷喻意味。《襄陽會》存脈望館鈔校本,敘說三國時劉備的故事。前兩折寫劉備應劉表之邀,赴會襄陽;後兩折寫徐庶扶助劉備,大敗曹兵。高文秀劇作取材較廣,戲劇性強,對後世戲曲頗有影響。如明代傳奇《綈袍記》(原作者不詳,顧覺宇改編)及京劇、川劇演出的《贈綈袍》,李玉《連城璧》傳奇及京劇《將相和》,都與《誶范叔》、《澠池會》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