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贛東北一帶,是一個兼唱高腔、昆山腔和亂彈腔的多聲腔劇種。贛劇的前身饒河班和廣信班,都以演唱亂彈腔為主。饒河班以景德鎮、波陽、樂平為中心,保存瞭部分高腔劇碼,藝術風格比較古樸、粗獷;廣信班以貴溪、玉山為中心,無高腔,其亂彈唱腔則較婉轉流利。1950年合饒河、廣信兩派,改名為贛劇。

  贛劇現在的高腔有弋陽腔和青陽腔兩種。弋陽腔一直保持“其節以鼓,其調喧”的原始風貌;青陽腔由安徽傳入江西北部的都昌、湖口、彭澤一帶帶,因它和弋陽腔有歷史淵源關系,1957年被發掘出來後,亦歸入贛劇演唱。在音樂上,除青陽腔的“橫調”、“直調”以笛子、嗩吶伴奏外,都以鑼鼓助節,不用管弦,一人幹唱,眾人幫腔為特點。弋陽腔高昂激越,青陽腔柔和婉轉。由於青陽腔具有通俗流暢的“滾唱”,在擴大上演劇目和豐富藝術表現力方面較弋陽腔更勝一籌。高腔曲調結構均為曲牌聯套體。

  贛劇的亂彈腔,以“二凡”、“西皮”為主。“二凡”,即二簧,來自本地的宜黃腔,“西皮”傳自湖北漢劇。亂彈腔曲調平直樸素,板眼大致與京劇相同,但無慢三眼的唱法。此外尚有“嗩吶二凡”和“反調”。其他聲腔有文南詞、秦腔(即吹腔)、老撥子、浙調、浦江調、安徽梆子、昆腔等,其中文南詞主要從民間說唱音樂演變而來,又分文詞(亦稱北詞)、南詞和灘簧三種。其他大多來自徽班和婺劇。

  贛劇劇目分弋陽、青陽、亂彈三類。弋陽腔劇目,在高、昆、亂合班後有所謂“十八本”:《青梅會》、《古城會》、《風波亭》、《定天山》、《金貂記》、《龍鳳劍》、《珍珠記》、《賣水記》、《長城記》、《八義記》、《十義記》、《鸚鵡記》、《清風亭》、《洛陽橋》、《三元記》、《白蛇傳》、《搖錢樹》和《烏盆記》。到1949年,隻能上演四本正戲和部分單折。青陽腔劇目,多數出自明代傳奇,保存較完整的大小劇目80餘出,如《吐絨記》、《百花記》、《三跳澗》、《香球記》、《雙杯記》、《五桂記》等。亂彈劇目,據統計,有清道光年間38種,稱為“老路戲”。其中二凡戲有《三官堂》、《四國齊》、《禹門關》等;西皮戲有《祭風臺》、《花田錯》、《蘆花河》等;西皮二凡戲有《二皇圖》、《藍田帶》、《龍鳳閣》等;二凡撥子戲有《萬裡侯》、《打金冠》等。以後又不斷從徽劇、婺劇、文南詞中移植瞭一些劇目,大多隻有提綱無準詞,稱為“水路戲”。

  贛劇由於長期演出於贛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故其舞臺藝術形成瞭一種古樸厚實親切逼真的地方風格。表演誇張、強烈、凝練、細致,如《珍珠記》中夫妻相會甩書、揮帚、跪抱等強烈而樸質的表演;《張三借靴》中通過祭靴、摔靴、脫靴等情節,揭示財主吝嗇的誇張手法;《藏孤出關》中以眼神、水袖表達感情;《幽閨拜月》中以舞蹈刻畫性格;《送飯斬娥》中用步法塑造人物,以及《黃鶴樓》中巧妙地運用一連串無言的喜劇性表演,把劉備、周瑜、趙雲三者之間的內心沖突,刻畫得淋漓盡致。腳色分老生、掛須、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合稱“九角頭”。贛劇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瞭不少名演員和樂師。如原屬饒河班的高腔名旦餘六喜,小生鄭瑞笙和高昆亂不擋的樂師王仕仁,以及廣信班的花旦楊桂仙和文武小生嚴有源等。

《江邊會友》劇照

  1951年,贛劇首次進入南昌市,1953年成立江西省贛劇團,從此贛劇得到飛速發展。贛劇團成立不久,即培養瞭第一批青年演員,湧現瞭潘鳳霞、胡瑞華等一代新秀。1954年,整理演出瞭文南詞《梁祝姻緣》;又著重改革瞭高腔,在音樂上加入管弦伴奏,發展瞭滾唱,美化瞭幫腔,並演出瞭由石凌鶴改編的《還魂記》、《西域記》,以及《珍珠記》、《西廂記》,其中《珍珠記》、《還魂記》已攝制成影片。還整理瞭一批亂彈傳統戲,新創瞭不少現代戲,在戲曲如何表現現代生活等方面作瞭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