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魏文學傢。字永昌。河內(今屬河南省北部)人。仕北魏,東魏初,官至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加儀同三司。為人“清儉自守,不營產業”,“耽好經史,愛玩文詞”(《魏書·常景傳》)。他是北魏後期“以文義見宗”(《北史·常爽傳論》)的老輩作傢,溫子昇即因他的賞譽而顯名。

  常景的文章大多是詔策碑誌及議論封建禮法之作。比較有特色的是《圖古象贊述》,表現瞭他在北魏末年混亂政局中明哲保身的思想。其文句整齊,多用對仗,接近駢體,卻不很講究辭辭藻,與南朝駢文不盡相同。

  史載常景曾出塞“經涉山水,悵然懷古,乃擬劉琨《扶風歌》十二首”,但已佚。今存《蜀四賢贊》是他早年淹滯門下錄事時所作,以五言詩四首分詠司馬相如、王褒、嚴君平、揚雄四人“皆有高才而無重位”,以自喻居官失意。舊說或以為標題“贊”而當入“文”類,其實它們顯然是受南朝顏延之《五君詠》、鮑照《蜀四賢詠》影響而創作的同類詩歌。這四首詩都是五言八句,中間兩聯對仗,首尾不拘,擬對類似後來的五言律詩,其聲律雖然不葉,但已註意平仄相對。他曾作過《四聲贊》(日本釋空海《文鏡秘府論·四聲論》述引),接受南朝周顒、沈約的“四聲說”的影響。這種情況顯示出北魏後期詩歌,已和南朝齊梁一樣,朝著近體詩方向發展。

  《魏書·常景傳》說他“所著述數百篇見行於世。刪正晉司空張華《博物志》及撰《儒林》、《列女傳》各數十篇”,但今存其文僅3篇,詩4首。常景文輯存於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其詩存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