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書法傢、書法理論傢。字慎伯,號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安徽涇縣人。官江西新喻知縣,著有《安吳四種》。

  包世臣為鄧石如的學生。早年學習唐、宋諸書法傢,後又師法北朝碑刻,晚年醉心於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他自己說:他曾得到《畫贊》棗版閣本,苦習10年,不得其解,於是求之於《瑯琊臺刻石》、《郙閣頌》、《乙瑛碑》、《孔羨碑》、《般若經》、《瘞鶴鉻》、《爨龍顏碑》、《張猛龍碑》,開始悟到其法。所著《藝舟雙楫》對中國近現代書壇影響很很大。《藝舟雙楫》為《安吳四種》之一,包括論述作文、作書兩部分內容;《安吳論書》2卷,上卷與《藝舟雙楫》論書部分同,包括述書、歷下筆談論書詩、清朝書品、答吳熙載及三子問等主要論書著作,下卷為《書譜》辨誤、刪定《書譜》、《十七帖》疏證、《完白山人傳》及題跋等雜著。包世臣論書一反清代書壇對趙孟藖、董其昌的偏愛,對他們提出瞭比較中肯的評價,同時繼阮元之後,提倡北碑,對改變清代的書法風氣具有重要的影響。過去論述書法,或者偏重於精神內容,或者偏重於形式、技法,包世臣開始察覺到兩者之間的聯系。他說:書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質,然性情得於心而難名,形質當於目而有據。說明他的書法理論的立足與方法論都與前人有所不同。

《藝舟雙楫》

《題富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