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品種。系用金、銀、寶石、翡翠、瑪瑙、玉石、青金、松石、珊瑚、蜜蠟、象牙、犀角、玳瑁、沉香、螺鈿等材料,製成各種形象,後鑲嵌於紫檀、黃梨、漆器之上,構成完整的圖案。大至屏風、書櫃等傢俱,小至筆筒、硯盒等文具之屬,使用面較廣。色彩豐富,圖案精美,故稱百寶嵌。原始社會鑲嵌極簡略,多以綠松石為主,經幾千年的發展提高,嵌料逐漸增多,有鑲嵌螺鈿、金、銀、珊瑚、珍珠、寶石等製品,至明代技藝更加精湛、完備,名手輩出。據記載,嘉靖時藝人周治精於雕鏤嵌空,以金金銀、玉石、珍珠、寶石等嵌作人物、花鳥,神態生動,玲瓏奇巧,如同繪畫。明末揚州周翥,以金銀、寶石、瑪瑙等材料,雕成山水、人物、樹木、樓閣,嵌於紫檀、黃梨、漆器之上,色彩絢麗,難以言狀,人稱周制。清代的百寶嵌制作亦十分精致,其宮廷制品,選料精良,做工細致,富麗豪華。

  百寶嵌制品,用料繁多,加工復雜,需多種工藝技巧相互配合,屬綜合性工藝美術。

清代紫檀百寶嵌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