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曲種。流行於江西南康、大餘、興國、贛縣、信豐、於都、安遠、瑞金、會昌等縣,相鄰的廣東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一些縣份也有流傳。約在清乾隆年間揚州南詞傳入江西,結合湖北黃梅傳來的文曲,形成南北詞。至道光年間南北詞由新建縣的藝人傳入贛州,此後曲目、曲調及演唱形式都有較大發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贛州南北詞。長期以來,贛州南北詞主要是手工業者、店員、公職人員等在親友婚娶壽誕之期,於庭院、廳堂中作業餘娛樂性演出,沒有專業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培養瞭一批男女青年演演員,使這一曲種得到瞭新的發展。

  贛州南北詞的唱腔為板式變化體。南詞的曲調輕柔優美,抑揚婉轉,旋律性強,字少腔多;北詞的曲調奔放明朗,節奏緊湊,字多腔少。在一個曲目中,南、北詞很少兼用,但可插用一些小調。小調多為揚州小曲,如〔疊斷橋〕、〔剪剪花〕、〔銀紐絲〕、〔照花臺〕、〔鮮花調〕等。由於吸收瞭一些昆腔、高腔、皮簧戲的劇目,南北詞中也保留瞭部分昆腔、高腔、吹腔、二簧腔的音樂。

  贛州南北詞以坐唱形式演出,演唱者一般是7~13人,圍坐一張方桌,分飾角色,兼操樂器伴奏。行當區分不嚴。以唱為主,夾以說白。舊時沒有女演員,旦腳唱腔多由男演員以小嗓演唱。使用樂器有揚琴、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鼓板等,有時可加小嗩吶、洞簫、七弦琴、碰鈴等,多由主要演員操鼓板。傳統曲目有反映歷史故事和移植戲曲劇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細節的小曲兩種。正曲有《春香鬧學》、《陳姑趕船》、《嶽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罵雞》、《姑娘算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