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形成初期演員,工老生。名椿,字玉山(一作玉珊),一名聞澣,堂號四箴,戲單常不題名而標“四箴堂”。安徽潛山人,祖居徽調石牌腔之發源地懷甯石牌鎮。父程祥芑,徽班演員。程長庚幼入徽班坐科,後隨父北上,經保定入京,以主演《文昭關》、《戰長沙》顯露頭角。從道光、咸豐至同治年間,長期主持三慶班並任主要演員。咸豐時開始兼任精忠廟會首,直至逝世。他繼承瞭徽班相容並蓄的傳統,冶徽調、漢調和昆腔等多種聲腔於一爐,為京劇藝術的形成作出瞭重要貢獻。有“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之稱稱。

  程長庚在表演上,善於體察人物的性格身份、神采舉止,擅長表現端莊凝重的忠臣、義士一類人物。他唱用徽音,調高聲宏,字正腔圓,氣勢磅礴。以精湛的演唱技藝,塑造瞭《戰樊城》、《文昭關》、《魚腸劍》的伍員,《戰長沙》、《華容道》的關羽,《群英會》、《取南郡》的魯肅,《取成都》的劉璋,《鎮潭州》的嶽飛等藝術形象。當時與餘三勝、張二奎並稱“老生三傑”和“三鼎甲”。他管理三慶班,班規嚴整,井井有條,更能以身作則,因而團結瞭一批優秀演員,如小生徐小香、花臉何桂山以及兼擅編劇的老生盧勝奎等。對同行扶危濟困,被尊為“大老板”。他重視舞臺藝術的整體性,身為主演,也扮配角,如何桂山演《白良關》,他飾尉遲寶林。為人正直,品格高尚,為全班生計拒絕單獨應演堂會。為維護戲曲演員的人格,力主廢除“站臺”陋習(開戲前旦角演員站在臺上應酬看客)。他為京劇創始期培養瞭骨幹演員,人稱“老生新三傑”、“新三鼎甲”的譚鑫培、孫菊仙、汪桂芬都曾得其教益。程還創辦瞭四箴堂科班,造就瞭陳德霖、錢金福、張淇林等著名演員。養子章圃,工板鼓,曾掌四箴堂(後名椿壽堂)科班。章圃子繼先(見程繼先)為著名京劇小生演員。

程長庚飾魯肅(畫像)